大家好,歡迎來到 Java 新手村的第四天!在前三天的旅程中,我們已經成功建立了 Java 的開發環境(D01、D02),也執行了第一支程式(D03)。今天,我們要開始學習程式設計中最核心、最基礎的概念:「變數」、「資料型態」與「運算子」。這就像是學習語言時的單字和文法,是我們與電腦溝通的基礎!
一、什麼是變數?
想像一下,當我們在寫程式時,需要暫時儲存一些資料,例如使用者的年齡、商品價格或是計算結果。「變數 (Variable)」 就是在記憶體中用來儲存資料的空間,而 「資料型態 (Data Type)」 則是告訴電腦這個變數要儲存哪一種類型的資料,以及該如何處理它。
宣告變數 (Declaring a Variable)
要使用變數,必須先「宣告」它,這就像是告訴電腦:「嘿!我需要一個箱子,它的名字是這個,要用來裝這種東西!」
宣告的規則很簡單
二、資料型態 (Data Type)
當我們宣告變數時,必須同時指定它的「資料型態」,也就是告訴電腦這個變數是用來儲存哪一種類型的資料
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三、物件屬性與區域變數的初步認識
除了在方法中宣告的「區域變數」,未來在學習「物件導向」時,我們還會接觸到定義在類別 (class) 中的「物件屬性 (Property)
• 屬性 (Property):可以提供給物件使用,通常用來描述物件的狀態或特徵。
• 區域變數 (Local Variable):定義在方法 (method) 內部,生命週期只在該方法執行期間。
這是一個比較進階的概念,今天我們先有個印象即可!
四、運算子:讓變數動起來!
有了變數之後,我們就可以使用「運算子 (Operators)」來對它們進行各種操作。
五、型態轉換 (Type Casting)
有時我們需要在不同資料型態之間進行轉換
範例1:
變數與輸出文字
這個示範了如何在 main 方法中使用變數,並透過 System.out.println() 輸出介紹文字。
程式說明:
1.String name:字串型別,存放姓名。
2.int age:整數型別,存放年齡。
3.String gender:字串型別,存放性別。
4.使用字串串接 (+) 來組合文字。
輸出結果:
My name is Yulanda, I'm 30 years old, I'm Female
範例2:
梯形面積計算
這個範例示範了如何用 Java 計算梯形的面積。
程式說明:
1.up:上底長度。
2.down:下底長度。
3.height:高度。
4.使用公式 (上底 + 下底) × 高 ÷ 2 來計算面積。
輸出結果:
25
今天我們認識了 變數、資料型態與運算子 這些程式的核心觀念,它們是之後學習 流程控制 與 物件導向 的基礎。本文先帶來兩個實用範例,下一篇還會繼續分享更多範例。雖然內容看似繁多,但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石,建議大家一定要動手實作,透過練習把它們轉化為自己的知識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