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時代拋棄的瞬間
在資訊產業,5月的街道總是格外擁擠。畢業生拎著履歷走向未知的未來,上班族打開報稅軟體對著螢幕嘆氣。而此刻,另一股更猛烈的浪潮正席捲而來——AI。
有人剛畢業就撞上公司裁員,心想:「我在校園學的東西,還能撐多久?」
有人工作多年卻依然囊中羞澀,四周充斥著「AI 副業致富」的故事,讓人不安:「是不是不跟,就再也追不上?」
有人在家帶孩子多年,想重返職場卻心驚膽戰:「我的技能,能和這波AI變革對抗嗎?」
這不是孤單的疑問,而是整個世代的焦慮。
逆轉思維:你害怕的,正是你需要的
但等等,讓我們停下恐慌,重新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總是習慣把AI當作敵人?
Adam Grant在《逆思維》中提到,最危險的不是無知,而是「知道得太確定」。我們對AI的恐懼,很可能來自於一個錯誤的前提假設——我們以為AI是來取代我們的。
真相恰恰相反。
我也曾被這股焦慮吞沒。直到我全心閉關三個月,向各方導師學習,才逐漸拼湊出答案:AI不是洪水猛獸,而是一個外接大腦——強大,卻完全依賴於我們給出的問題與指令。
想像一下,如果有一個助手擁有全世界的知識,會說幾十種語言,能在幾秒內完成你需要數小時的工作,但有一個致命弱點:它完全不知道你真正想要什麼。這就是AI的現狀。
第一課:溝通,才是真正的超能力
所謂「與AI的第一句對話」,絕不是冷冰冰地輸入一條命令,然後期待奇蹟發生。那樣的結果,往往是失望。
真正的對話,需要四個關鍵元素:
未完待續 —— Day 2,「AI只是聰明的外接大腦,還是更深層的力量?明天揭曉AI真正的『巨人之身』。」
互動交流:如果AI能幫你完成一件事,你最希望它幫你做什麼?
【30天AI終極挑戰】Day 1 完成 | 明日預告:《巨人的起源 — AI與LLM的真相》
感謝 未知作者 的精彩分享!
AI 相關的技術分享總是令人興奮,期待更多深入的內容。
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分享很實用,相信很多人都會遇到類似的情況。
也歡迎版主有空參考我的系列文「南桃AI重生記」:https://ithelp.ithome.com.tw/users/20046160/ironman/8311
如果覺得有幫助的話,也歡迎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