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19
0

在弓箭手村的資安修練第 19 天,弓箭手村進入了高警戒狀態,村外的草叢傳來異動,敵人可能已經潛入!這時,村莊的資安防禦系統全面啟動——SIEM 中央指揮中心開始分析各地回報的異常訊號,入侵偵測系統(IDS)像巡邏兵一樣監控每個角落,而入侵防禦系統(IPS)則是村門的自動防禦機關,發現可疑就立刻反擊。
同時,防毒軟體像是村醫師,定期檢查每位村民身上是否藏有病毒,防火牆則是守在村口的大門,嚴格審查每一位進出的人與資料。
今天的任務,就是學會這些防禦工具的角色與差異,讓你能在第一時間識破敵人、主動防禦,守住村莊的每一寸土地!


  1. 識別

安全資訊與事件管理 (Security Information and Event Management, SIEM)

  • SIEM 就像是資安界的「中央指揮中心」,它會從各種不同的來源(像是伺服器、網路設備、防火牆、應用程式等等)收集大量的日誌和事件資料,然後幫你整理、分析,甚至主動發出警告,這樣一來,當有異常行為或潛在攻擊發生時,你就能第一時間掌握狀況。
  • 簡單來說,SIEM 就是幫你把所有資安資訊集中起來,讓你不會漏看任何可疑動作。

入侵偵測系統 (Instrution Detection system, IDS)

  • IDS 是一種用來「抓小偷」的工具,它會監控系統或網路的活動,看看有沒有異常或可疑的行為,像是有人試圖闖入、掃描漏洞、或執行不尋常的程式,IDS不會主動封鎖。
    • IDS 分成兩種主要類型:
      • 主機型入侵偵測系統(Host-Based IDS,HIDS)
        • HIDS 是安裝在單一設備上的偵測系統,像是伺服器或個人電腦,它會監控該主機的系統日誌、應用程式日誌、安全性事件,甚至是主機防火牆的紀錄,它還能追蹤攻擊者使用的程序(process),像是某個奇怪的程式突然在背景執行,這種方式比較深入,但只針對單一設備。
      • 網路型入侵偵測系統(Network-Based IDS,NIDS)
        • NIDS 則是部署在網路中,像是路由器或交換器旁邊,它會監控整個網路的流量,分析封包內容,看看有沒有異常的行為,不過它有個限制,就是沒辦法看加密流量的內容(像是 HTTPS),也無法深入監控某些設備內部的活動,它比較像是「守門員」,負責看誰在網路上走來走去。
  1. 預防

入侵防禦系統 (Intruction Prevention System, IPS)

  • IPS 就像是你家的自動門禁系統,不只會發現有可疑的人靠近,還會直接把門鎖起來、甚至報警,它會即時分析網路上的流量,判斷哪些是正常的、哪些可能是攻擊行為,只要發現有問題,它就會立刻擋掉那些封包,不讓它們進來,IPS會主動封鎖。
    • 與IDS相同分為HIPS、NIPS。

防毒軟體 (Antivirous)

  • 防毒軟體就像是你電腦的保健醫師,專門負責掃描系統裡有沒有病毒、惡意程式,它會比對已知的病毒特徵碼,也會觀察程式的行為,像是某個程式突然開始加密檔案、偷資料、或偷偷連到奇怪的網站,就會跳出警告。
    • 防毒軟體主要分成兩種偵測方式:
      • 已知威脅偵測:透過病毒特徵碼來比對,這種方式快但只能抓到已知的病毒。
      • 未知威脅偵測:透過行為分析或機器學習來判斷程式是否可疑,這種方式可以抓到新型病毒,但有時會誤判。

防火牆 (Firewall)

  • 防火牆就像是你家的大門,負責決定誰可以進來、誰要被擋在外面,它會根據你設定的規則來控制網路流量,像是只讓某些 IP 或連接埠通過,或是限制某些應用程式的存取權限。
    • 防火牆可以是硬體設備,也可以是軟體程式,甚至你電腦裡就有內建的防火牆,現在很多防火牆都很聰明,不只看 IP 和連接埠,還能分析封包內容、辨識應用程式,甚至整合 IPS 功能,變成「下一代防火牆(NGFW)」。

上一篇
Day 18:網路設備的軍械庫:集線器、交換器、路由器等網路設備
下一篇
Day 20:攻防之術:常見網路攻擊(DDoS、MITM、惡意程式)
系列文
弓箭手村的資安修練:CC認證30天生存日記20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