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30
0

經過30天的修練,逐步拼湊出資安世界的全貌,從最初 CIA 三大支柱:機密性(Confidentiality)、完整性(Integrity)和可用性(Availability),這三個原則就像資安的地基,所有的保護措施都是圍繞著它們來設計的,除了這三個,還有像是不可否認性(讓人不能否認自己做過什麼)和隱私保護這些延伸概念,也都很重要。

資安不是只看某一個時間點,而是要從資訊的整個生命週期來看,從產生、儲存、傳輸到銷毀,每個階段都要有對應的保護措施,這就牽涉到風險管理:我們要先搞清楚有哪些資產、有什麼漏洞、可能會遇到哪些威脅,然後再決定要怎麼處理。處理方式可以分成三種控制措施:行政控制(像是政策、訓練)、物理控制(像是門禁、監視器)和技術控制(像是防火牆、加密)。

在組織層面,我們還要建立一套資安治理架構,包括政策、程序和標準,這些就像是資安的遊戲規則,而身為資安人員,也要遵守像 ISC2 提出的職業道德規範,不只是對公司負責,也要對社會和專業誠信負責。

接著是三個很重要的應變計畫:
業務連續性(BCP):確保公司遇到突發狀況時還能繼續運作。
災難復原(DRP):專注在 IT 系統怎麼快速恢復。
事故回應(IRP):當資安事件發生時,怎麼即時處理、調查和改善。
這三個計畫是企業面對危機時的三道防線。
在存取控制方面,我們會用 IAAA 四個步驟來管理誰可以進來、能做什麼、做了什麼:

識別(你是誰)
驗證(你真的就是你嗎)
授權(你可以做什麼)
稽核(你做了什麼)
這些控制可以是實體的(像是門禁、監控)或邏輯的(像是帳號權限、角色控管),而且要遵守最小特權原則和職責分離,避免有人權限太大而濫用。

在網路安全方面,我們要保護網路不被未授權的人入侵或攻擊。這包括設計安全的網路架構、使用防火牆、IDS/IPS、加密技術,還要能即時監控和回應事件,像是 DDoS 攻擊或惡意軟體。

最後是資料安全,從資料的建立、儲存、使用、分享到銷毀,每個階段都要有對應的保護措施。像是分類、標示、備份、加密(對稱與非對稱)、雜湊演算法等。系統也要定期更新和修補,避免漏洞被利用。再加上像密碼政策、AUP、BYOD 和隱私政策這些規範,還有員工的資安意識訓練,才能真正建立起一個全面的資安防線。


30天正式結束,來說一下這趟旅程的心得, CC 證照難的不是讀書,而是「理解考題」。我在準備的過程中,主管一直提醒我:「不要死背,那樣很容易考不過。」

❌ 第一次考試:4/8
我那時候選了英文版考試,但其實我的英文不太好,雖然單字大致都看得懂,但整句話合起來就完全不理解題目在問什麼。
這也是我覺得 ISC2 考試的一大挑戰:你不只要懂資安,還要能看懂題目到底在考什麼。
結果當然是大失敗,當下真的超挫折。

✅ 第二次考試:7/18
這次我選擇了簡體中文版,整個六月幾乎都泡在 CC 的內容裡,我的筆記翻了不下十次,有些頁面都被我翻爛了。
後期其實已經不知道自己還能讀什麼,只能不斷刷題庫、複習錯題,考前一天我還特地去翻了一下幾位大神的 CISSP 筆記,看看 CC 也會考到的內容,意外地真的有幫助,推推!

📌 一些建議給準備 CC 的你:

英文不好就不要硬上英文版,真的!重考一次含國外刷卡手續要六千五左右,別跟自己的荷包過不去。
現在簡中版本的翻譯已經比以前好很多,不太會有像「MAC 被翻成蘋果」這種奇怪的問題了。
不要死背課本或筆記內容
你要做的是「理解」它,然後把它變成你生活的一部分。舉數位簽章的例子:
> 數位簽章可以保護 CIA,屬於非對稱加密。
> 使用寄件者私鑰加密,寄件者公鑰解密。
> 有不可否認性,對稱加密則不提供不可否認性,這時候就會想到對稱加密。
> 再往下延伸對稱加密的內容...

這樣一層一層延伸下去,就像長出一棵知識樹,讓你不只是記住,而是「理解並應用」,這種「支線思考法」真的很有用。

💬 最後的話
如果你也正在準備 CC,或是曾經失敗過,別灰心。
理解比死背更重要,方法比努力更關鍵。
祝大家考試順利!


上一篇
DAY29村規之力與最終試煉:安全政策最佳實踐與資安意識的升級
系列文
弓箭手村的資安修練:CC認證30天生存日記30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