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1
0

來說說為什麼我會選擇這個題目。

記得 2023 剛轉職的那年,有機會參與了 WebConf。
其中一個主題:"鳳‧極意?! - Paul Li" ,都讓我印象深刻。
從精美的簡報做到介紹的內容,都讓我驚艷不已。也在當下了解到,原來原生的元件也能如此的好用。

同時,Paul 在簡報中多次提到了 Web Component 這個名詞,而這個名詞對於當時才剛入職半年的我來說,是個相當陌生的名詞。
當下雖然有大略查了一下資料,也大致看了一些語法範例,但說實話,並沒有真正理解它的用途與價值。就這樣,Web Component 成為了我記憶中「看過,但還不懂」的技術之一。/images/emoticon/emoticon70.gif

時間也就這樣子過了一年,2024 年,我再次參加了 WebConf。
在一場演講中,主講人奶綠茶隨口提到:「有些元件我們公司會使用 Web Component 來做...」,雖然當下並沒有多做解釋,但這句話也重新喚起了我對這項技術的注意。

讓我當下開始思考:Web Component 是不是其實真的很好用?不然為什麼這些業界前輩會一再提起它?它到底可以為專案帶來什麼實際效益?又有哪些元件,真的適合用它來實作?

當天 Conf 結束後也開始初步探索這個技術的基礎知識,但事情不是憨人想的那麼簡單,只做了幾個小元件,三分鐘熱度的我,又將這件事拋到腦後了.../images/emoticon/emoticon20.gif

現在回頭看,入職已經兩年多,實務上常會遇到一些需求重複的 UI 元件,例如按鈕、表單欄位、提示框等,雖然功能不難,但在不同專案中常需要反覆調整、重寫。
這讓我開始認真思考,有沒有可能透過某種技術,把這些元件封裝得更獨立、可攜,甚至跨專案共用?

這樣的需求,似乎正是 Web Component 想解決的問題。
所以我決定用這 30 天的時間,好好的深入了解 Web Component,也希望可以對大家有幫助。


這裡也小小提醒一下,這整個系列內容會需要基礎的前端知識:

  1. 對 DOM 元素有基本理解
  2. 對 JavaScript 的語法有基本理解
  3. 對 Class 有概念
  4. 知道什麼是 this
  5. 知道怎麼用原生的 JavaScript 選取 DOM 元素

下一篇
Day 2: 所以 Web Component 是什麼?
系列文
原生元件養成計畫:Web Component6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