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4
0
生成式 AI

30天生成式AI終極挑戰:不被支配,才能稱王系列 第 4

Day 4:咒語的力量 — Prompt心法

  • 分享至 

  • xImage
  •  

第一句咒語的背叛
昨天我們探索了API這座連接人類與AI的橋樑,許多朋友在互動區分享了自動化的夢想。有人想讓AI自動整理郵件,有人希望AI能自動生成報告,還有人想要AI成為24小時客服助手。
但今天我要告訴你們一個殘酷的事實:擁有了橋樑,並不等於能夠召喚出你想要的巨獸。
就像拿到了阿拉丁神燈,卻不知道如何許願一樣。你的第一句咒語,決定了你是得到寶藏,還是掉進陷阱。
逆轉思維:問題不在AI,而在你的問法
讓我先問你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些人能讓ChatGPT寫出驚艷的程式碼,而你只能得到一堆看似正確卻無法執行的垃圾?
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可能我用的是免費版,付費版比較好」或「我的問題太複雜了」。
錯了。問題不在於AI的能力差異,而在於你根本不知道如何「說人話」。
當AI不理解我們的時候,勢必給出的回應並非準確的為我們解答,因此一個好的提示是非常重要的,就如同我們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一樣。
咒語的真相:Prompt不是指令,而是對話
讓我們一起打破第一個迷思。大多數人把Prompt當作「指令」,以為越簡潔越好。但實際上,Prompt Engineering(提示工程)是一門關注提示詞開發和優化的學科,幫助用戶將大語言模型用於各場景和研究領域。
想像一下,如果你走進一間高級餐廳,只對服務員說:「我要吃飯。」你覺得會發生什麼?
服務員可能會問:「請問您想要什麼口味的菜?中式、西式還是日式?有什麼特別的需求嗎?預算大概多少?」
AI也是一樣。它需要足夠的資訊才能理解你的真正需求。一個好的Prompt,不是下令,而是引導對話。
咒語設計的四大心法
在我們共同探索Prompt設計的過程中,發現了四個關鍵原則: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04/20169113lzR8RbTclS.png
第一心法:角色定義
告訴AI它應該扮演什麼角色。不同的角色會帶來不同的回應風格和深度。
錯誤示範:
「幫我寫個行銷企劃案」
正確示範:
「你是一位有15年經驗的品牌行銷總監,曾經成功操作過多個知名品牌的市場推廣。現在請以你的專業角度,幫我設計一份針對年輕族群的品牌行銷企劃案。」

第二心法:情境描述
提供足夠的背景資訊,讓AI理解你的處境和限制。
增加情境:
「我們是一間50人規模的新創科技公司,主要產品是專為中小企業設計的雲端管理系統。目標客戶是30-45歲的中小企業主,預算控制在100萬台幣內,希望在3個月內看到成效。」

第三心法:輸出格式
明確告訴AI你想要什麼樣的回應格式。是條列式、表格、還是詳細說明?
格式指定:
「請以表格形式呈現,包含:執行項目、時程安排、預算分配、預期效果四個欄位。每個項目都要有具體的KPI指標。」

第四心法:思考過程
要求AI展示思考步驟,而不只是給出答案。
思考引導:
「請先分析目標客戶的痛點,再根據分析結果設計對應的行銷策略,最後說明為什麼選擇這些策略。」
破解AI幻象的防護咒
現在我們來談談一個更危險的話題:AI幻覺(AI Hallucination)。人工智慧幻覺的危險之處之一是模型的輸出看起來一本正經,而實際上是錯誤的。
想像AI是一個非常會說故事的朋友,但他有時候會把想像的事情說得跟真的一樣。他不是故意騙你,而是真的「相信」自己編的故事。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04/20169113P9WD3FHMQk.png
幻象的三大徵兆:

  1. 過度自信的數據
    當AI給出非常具體的數字或統計資料,但沒有提供來源時,要特別小心。
  2. 完美的故事
    如果AI的回答太過完美、邏輯太過順暢,反而可能是編造的。
  3. 無法驗證的事實
    特別是關於最新事件、具體人名、或專業領域的細節。
    防護咒語的設計:
    要求來源:
    「請提供每個數據的具體來源,如果不確定請明確說明。」
    分步驗證:
    「請分步驟回答這個問題,每一步都說明你的推理過程和可信度。」
    承認限制:
    「如果你對某些資訊不確定,請明確告訴我哪些部分可能不準確。」
    進階咒語:讓AI成為思考夥伴
    真正的Prompt高手,不會把AI當作答題機器,而是把它當作思考夥伴。我們來看看幾個進階技巧:
    蘇格拉底提問法:
    「不要直接給我答案,而是透過提問引導我思考。針對我想創業的想法,請問我10個關鍵問題,幫助我更清楚地釐清商業模式。」

反向思考:
「請先告訴我這個計畫可能失敗的5個原因,然後再提出對應的解決方案。」
多角度分析:
「請從客戶、競爭對手、投資人三個角度分析這個產品策略,每個角度都要有不同的關注重點。」
咒語煉成的實戰心得
在我們共同練習的過程中,發現了幾個關鍵心得:
心得一:具體比抽象更有力量
不要說「寫得好一點」,要說「用活潑的語調,加入生活化的例子,控制在500字以內」。
心得二:範例是最好的老師
提供一個你滿意的範例,讓AI模仿風格,比描述風格更有效。
心得三:疊代比完美更重要
不要期待第一次就能設計出完美的Prompt,透過不斷調整和優化才是王道。
探索航道的轉折點
掌握了Prompt設計的心法後,我們發現了一個重要的事實:AI不是萬能的神,它會犯錯、會幻想、會給出看似正確但實際荒謬的答案。
但正是因為理解了這些侷限,我們才能更好地與AI協作。明天,我們將一起進入更深層的探索——AI的弱點與陷阱。
當你能夠識破AI的幻象,分辨真相與假象時,你就真正開始掌握這頭巨獸的本質了。

未完待續 —— Day 5,「你能分辨真相與假象嗎?明天,我將教你把混亂變成秩序的煉金術。」
互動交流:如果要你設計一個Prompt,你會怎麼下筆請AI幫你解決問題?

【30天AI終極挑戰】Day 4 完成 | 明日預告:《幻象迷宮 — AI的弱點與陷阱》


上一篇
Day 3:召喚巨獸 — API的力量
下一篇
Day 5:幻象迷宮 — AI的弱點與陷阱
系列文
30天生成式AI終極挑戰:不被支配,才能稱王5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