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4
0
自我挑戰組

30 天全面認識 Python系列 第 4

Day 4:基本語法與第一行程式碼

  • 分享至 

  • xImage
  •  

為什麼要從基礎開始?

在昨天的內容中,我們已經完成 Python 的安裝與環境設定,也成功跑出第一個 Hello, Python。今天,我們要更進一步,正式認識 Python 的語法基礎,有人可能會覺得「語法很無聊」,但其實基礎就是地基,只有把這些概念打穩,後面學到的自動化、爬蟲或 AI 才能真正的理解,而不是只會「複製貼上」。

  • Hello World 的意義
    在程式設計的世界裡,有個不成文的傳統 —— 第一支程式一定要從「Hello World」開始,有人甚至打趣地說過:「只要能讓電腦乖乖印出 Hello World,你就算學會這門語言了。」
    當然這件事在 Python 裡顯得格外輕鬆,因為它的語法設計非常直覺:
print("Hello, World!")

這裡的 print() 是一個函式,功能就是把內容輸出到螢幕上。和其他語言相比,Python 的寫法非常直覺,不需要加分號,也不用額外寫一堆程式碼,這就是 Python「簡單明瞭」的設計哲學。

  • 註解:給人看的程式碼
    程式不只是給電腦看,也要給「人類」看。這時就需要 註解:
# 這是一行註解
print("這行會被執行")

井字號(#)後面的內容不會被執行,主要用來解釋程式碼。寫註解的習慣非常重要,尤其是當你的專案越來越大時,註解能幫助你或團隊快速理解程式。

  • 變數:存放資料的盒子
    在程式裡,我們常需要「存東西」以便之後使用,這時就要用到 變數:
name = "Alice"
age = 18
print(name, "is", age, "years old")

這裡的 name 和 age 就是變數,它們分別存放字串(string)與數字(integer)。Python 的變數不需要先宣告型別,直接給值就能使用,這也是它簡單易學的原因之一。

  • 縮排的重要性
    在 Python 裡,縮排(indentation)不是選擇題,而是必選題。舉例來說:
if age >= 18:
    print("You are an adult")

這裡 print 前面的四個空格,就是縮排。如果沒有縮排,程式會報錯。這和其他語言不同,因為 Python 把「程式的結構」直接綁在縮排上,確保程式碼的可讀性。

嘗試你的第一個小挑戰

現在,試著自己寫一個小程式:

# 輸出一句自我介紹
name = "你的名字"
hobby = "你的興趣"
print("Hi, I'm", name, "and I love", hobby)

---by Ricky


上一篇
Day 3:安裝 Python 與環境配置
下一篇
Day 5:資料類型與運算
系列文
30 天全面認識 Python7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