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我們將探討進階的監控技巧、生產環境的最佳實踐,並總結如何建立一個完整的監控生態系統。
我們來快速回顧 Django、FastAPI 和 Flask 在監控實作上的差異。
特性 | Django | FastAPI | Flask |
---|---|---|---|
中間件類型 | MiddlewareMixin | ASGI Middleware | Request Hooks |
非同步處理 | 執行緒池 | 原生 async/await | 背景執行緒 |
記憶體效率 | 中等 | 最佳 | 良好 |
配置複雜度 | 中等 | 簡單 | 簡單 |
效能影響 | 低-中 | 最低 | 低 |
擴展性 | 優秀 | 最佳 | 良好 |
選擇建議:
在生產環境中,建議採用分層架構,包括負載均衡器、多個 API 節點,以及一個高可用的 Loki 叢集,後端搭配 S3 等物件儲存。
{app="api"}
),其次是精確字串過濾 (|= "error"
), 避免使用正則表達式 (|~ ".*error.*"
)。sum(rate({app="api", level="error"}[5m])) / sum(rate({app="api"}[5m]))
histogram_quantile(0.95, sum(rate({app="api"} | json | unwrap response_time [5m])) by (le))
sum(rate({app="api", level="error"}[5m])) by (service) > 0.1
histogram_quantile(0.95, rate({app="api"} | json | unwrap response_time [5m])) > 2000
service
, environment
, endpoint
。user_id
, request_id
。應將這類資訊放在日誌訊息本身。日誌系統的容量需要預先規劃。可以透過一個簡單的公式來估算:總儲存需求 = (平均日誌大小 * 每秒日誌數 * 86400 * 保留天數) * 壓縮比
經過這幾天的實作,我們已經涵蓋了從基礎設施建置到進階應用的完整監控流程:
監控是確保系統穩定性的基石。希望這個系列能幫助你建立更可靠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