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影像解碼:OpenCV 30天挑戰」 的第一天!在這 30 天的系列中,我將帶領大家從 OpenCV 基礎操作 入門,逐步探索電腦視覺的世界。今天,我們先從環境建置和基本讀取影像開始。
在 Python 環境下,我們可以透過 pip 安裝 OpenCV 套件:
pip install opencv-python
若想使用額外功能(例如影像/影片編碼、GUI 功能),建議安裝完整套件:
pip install opencv-contrib-python
安裝完成後,檢查版本:
import cv2
print(cv2.__version__)
成功印出版本號,就代表安裝完成囉!
OpenCV 最基本的操作就是讀取影像並顯示:
import cv2
# 讀取圖片
image = cv2.imread('example.jpg') # 將 example.jpg 替換成你的圖片檔名
# 顯示圖片
cv2.imshow('My Image', image)
# 等待使用者按鍵後關閉視窗
cv2.waitKey(0)
cv2.destroyAllWindows()
小技巧:在 Jupyter Notebook 裡面顯示圖片,可以使用 matplotlib: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
plt.imshow(cv2.cvtColor(image, cv2.COLOR_BGR2RGB))
plt.axis('off')
plt.show()
修改完影像後,你也可以將結果儲存下來:
cv2.imwrite('output.jpg', image)
今天我們完成了:
OpenCV 套件安裝
讀取與顯示圖片
儲存影像檔案
這些都是 OpenCV 的基礎操作,後續我們將從影像尺寸調整、裁切、翻轉與旋轉開始,慢慢進入電腦視覺的世界。
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