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各位好,又是我,菜市場阿龍!這次的 IT 鐵人賽要來跟各位介紹一個我很喜歡的工具 - n8n。也許你已經在社群網路上看到大家在討論這個工具,好像現在不趕快去學就不知道怎麼跟別人講話。別擔心,大家也不用這麼焦慮,就讓我們用 30 天的時間,來了解這個工具到底能幫你做些什麼事情,或是,發現你根本不需要這個工具。
首先,我們來聊聊 n8n 這個名字的由來。是說,你不覺得 n8n 這個名字聽起來有點怪嗎?
n8n 其實是由兩個英文單字組合而來:
設計者把這兩個字合併成一個新詞「Nodemation」(這不是一個英文字)。仔細看這個字,它是 N 開頭、N 結尾,中間剛好有 8 個字母。在技術圈裡,我們很常看到這樣的縮寫方式,像是 i18n(internationalization)、K8S(Kubernetes)等等。所以 n8n 就是「透過節點來做自動化」的意思。
簡單來說,n8n 是一個自動化工具,它讓你可以把一堆節點(Node)像樂高積木一樣組合在一起,完成各種自動化任務。每個節點就是一個小功能,把它們串接起來,就能完成複雜的工作流程。
這裡要特別澄清一個重要的觀念:n8n 並不是 AI 工具。
很多人因為看到 n8n 在今年初搭著 AI 浪潮突然爆紅(根據 Google Trends,它在今年 1 月開始飆升,甚至超越了老牌的自動化工具 Zapier),就以為它是 AI 工具。事實上,n8n 是一個自動化平台,只是剛好在它的眾多節點中,有一些是跟 AI 相關的節點。
把 n8n 想像成一個工具箱,裡面有各式各樣的工具(節點),其中有幾個剛好是 AI 工具,但嚴格說來這個 n8n 工具箱並不是 AI。
大家可能有聽過 No-Code 或 Low-Code 這些名詞:
你也可以把 n8n 想成是不同應用程式之間的「膠水」。以前 A 程式要把資料傳給 B 程式,可能得拜託工程師寫一個轉檔程式;現在你可以用 n8n 來串接,讓它幫你處理資料的轉換和傳遞。
學習 n8n 最重要的一個概念就是「任務拆解」。讓我用一個實際的例子來說明。假設老闆交代你一個任務:
「你每天要去 PTT、Dcard、面試趣、天眼通這些網站,看看有沒有人在講我們公司的壞話。」
聽起來有點無聊但又不得不做?我們先來試著拆解這個任務:
「每天」 → 需要定時器功能
「去 PTT、Dcard 抓資料」 → 需要網頁爬蟲
「有沒有人講公司壞話」 → 需要語意分析
「回報給老闆」 → 需要通知功能
把這些節點串接起來,大概會是這樣的流程:
定時器 → 網頁爬蟲 → 文字處理 → AI 分析 → 發送通知
看起來很複雜的工作,透過 n8n 的節點組合,就能自動化完成。而且流程跑起來的時候,可以看到節點一個接一個亮起來,轉圈圈的動畫還蠻療癒的!
不得不說,跟其它的自動化工具相比,n8n 的學習曲線確實有那麼一點點高,或是有人會覺得好像必須是工程師才能學會,門檻很高,其實不是這樣的。一旦你理解了它的設計原理,加上知道怎麼拆解任務,學起來也沒那麼難:
就能開始使用 n8n 了。
在繼續深入學習之前,不妨先想想看,你的日常生活或工作中,有沒有什麼重複性的任務想要自動化?例如:
想好了嗎?如果有,可以在這裡或 YouTube 影片留言給我,我來想看看可以怎麼做
n8n 是一個強大的自動化工具,它透過節點的組合來完成各種任務。雖然它在 AI 時代爆紅,但記得它本身不是 AI,而是一個能整合 AI 功能的自動化平台。
最重要的是,學習 n8n 不需要你是個程式高手,你只需要學會把任務拆解,然後用對的節點組合起來。就像玩樂高一樣,每個積木(節點)都有它的功能,你要做的就是把它們拼在一起,創造出屬於你的自動化流程。
下篇文章,我們會開始介紹如何安裝和開始使用 n8n,讓你真正開始使用這個工具。記得,寫程式(或用 n8n)應該是件快樂的事情,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慢慢來,你一定學得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