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1
0

如果文章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按讚或留言,讓我知道我不是一個人在這裡碎碎念(?),我會很感謝的❤️

寫在前頭

楔子--追不完的 AI 應用

在現在這個 AI 大爆發的年代,各種各樣的 AI 應用層出不窮,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看到一堆工具都有人說好用,但一個一個完全試不過來。

光是聊天模型就有好多種,ChatGPT、Claude、Gemini、Grok等等,或許你可以說選最好的那個用就好了……但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誰都在說自己是最好。

而事實上,也真的如此,每家的不同模型都有自己的長處,在不同的領域各擅勝場。而除了美國在跑,中國也在跑,DeepSeek、Qwen、Hunyuan 等模型也追趕了上來。

除了聊天類型,圖片、影片、音樂的模型也不甘示弱。尤其是圖像生成領域,在最先興起的 Midjourney 轉為全付費後,其他公司也將此視為兵家必爭之地,除了專注於圖片生成的模型,連聊天模型也開始加入了圖像生成的功能。

在這樣百家爭鳴,兵荒馬亂的情況下,這些 AI 就好像一群群的小怪獸在騷擾你。就算你想不去聽,新聞會報導、同學會推薦,甚至可能公司會強迫你學,就好像沒有跟上這波潮流就要被淘汰了一樣。

於是,這次 IT 鐵人賽的主題就這樣誕生了。(咦)

把怪獸變成你的神奇寶貝

其實這些 AI 看似很可怕,一個個都看起來都很像奇形怪狀的怪獸,但當你接近他、認識他之後,就會發現他們其實是可以幫助妳很多忙的「神奇寶貝」。

從一開始參加 IT 鐵人賽的題目 跟我一起在AI的世界裡打怪獸 到現在,我覺得他們已經變成神奇寶貝了。

雖然不像電系的皮卡丘會放十萬伏特,但是這些神奇寶貝卻可以在生活最實際的地方幫到你。

「對話系」的神奇寶貝可以陪你讀書、聽你傾訴心事,還可以幫你上網找資料;「圖像系」的神奇寶貝則是設計從業者最好的夥伴,可以從無到有生成圖片或影片,快速建構腦海中的想像或修改圖片;「聲音系」的神奇寶貝既可以充當百變怪複製你的聲音,還可以依照你的心意唱出歌曲。

認真看過去,還真是什麼都有,什麼都不奇怪。

想要馬上把這些全部都了解完,那是不可能的……在我們前面有一個叫做小智的前輩探險了26年,逛到他的故事都完結了還沒把所有的神奇寶貝看完(其實我到今天才知道原來已經完結了)。

所以說,不用焦慮,因為前面我也已經焦慮過了,沒用(?)

學 AI 要先學數學?!其實不用啦

很多人(在說我自己)一聽到 AI 好像很有趣,然後一接近就發現很多課程都在說什麼「AI 的底層是數學」、「演算法很重要」、「不同模型有不同的公式操作」……blablabla。

原本很擔心的,看完直接心死了。

所以說嘛,如果我數學好的話幹嘛讀文組?!然後現在要用個 AI 你還要跟我講這麼多?

停停停,但後面想一想,雖然這些課是這樣講,但是你真的需要學這些嗎

好像也不用啊?

就像你抓一隻神奇寶貝的時候,不一定要真的知道它的內部構造,只要能夠溝通使出技能就好了嘛。

那同理可證,在學 AI 的時候幹嘛一定要了解其中的演算法怎麼跑,如果我只是工作/學業上要用,我只需要把這個應用學會了就好。至於這個模型怎麼跑……能了解當然最好,不了解的話於實際應用上其實也差不了多少。

與其焦慮不如實作,創造屬於你的圖鑑

所以其實真正需要做的,不是先跑去學機器學習&深度學習,也不是等這些公司們先打一架把第一名選出來……這架應該要打很久,等打完花兒也都謝了。

真正應該要做的,應該是先選一個--不管是別人推薦的、使用數量排名靠前的,甚至是自己看得順眼的--先直接下去用吧。

實際玩過了才會知道它可以做到什麼程度,再去碰其他不同應用的時候,也才能夠比較出來差異。與其等別人比出來哪個比較強,不如自己看看哪個是比較適合自己的,然後建立自己的「神奇寶貝」圖鑑。

所以,這篇的主題就是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玩過之後的應用程式與心得。希望有玩過同樣應用的人看了可以會心一笑或發表不同看法、還沒有開始或正在觀望的人在看完之後可以激起想玩玩看的興趣,然後開始自己的旅程。

踏出第一步是最難的,但是如果只是看著這茫茫多的應用而猶疑不前的話,過了很久之後,他還是這麼多。

甚至,他還會越來越多……

章節介紹

首先前幾天會大概講講 AI 是什麼以及大概的發展,然後就開始各種不同的應用介紹。目前還是處於大綱階段,可能會邊寫邊進行調整

PART1 - AI 的定義與介紹

Day2 與怪獸的初次見面!-什麼是 AI?

Day3 怪獸與他們的產地-AI 的歷史發展

Day4 怪獸的生物分類法-AI 中的科(技)、屬(性)、種(類)

PART2 - 生成式 AI

Day5 講生成式AI

Day6 AI 訓練家守則—你必須知道的法律與倫理

Day7 神奇寶貝餵養指南-數據收集、清洗與轉換

PART4 - 聊天、繪圖模型介紹

Day8 從小怪獸到巨型神獸-聊天模型成長史

Day9 圖像模型的進化論

PART4 - 神奇寶貝培育的場所

Day10 怪獸培育場-模型的一千種玩法

Day11 場所 1:博士的研究所-從 GPT 到 DeepSeek 的單一模型

Day12 場所 2:神奇寶貝中心-不被單一公司付費綁死的 OpenRouter、Qroq聚合平台

Day13 場所 3:訓練家們的交流俱樂部-HuggingFace初探 & Space實作

Day14 場所 4:不怕神奇寶貝亂講話-把模型養在自己家的 Ollama

Day15 神奇寶貝球的傳送系統-什麼是 API?怎麼申請使用?

Day16 傳送系統首秀-用「沉浸式翻譯」來實作API

Day17 對戰系統上線!-用 API 實現兩個模型互相對話(辯論)

Day18 如何使出「十萬伏特」?-讓 AI 了解你的 Prompt

PART5 - 開始探索,邊跟著做邊建立自己的圖鑑

Day19 「對話系」怪獸圖鑑:GPT、Claude、Gemini到陸系模型

Day20 「圖像系」怪獸圖鑑:Tensorart、artflow、騰訊混元

Day21 「圖像系」怪獸不聽話?-從圖片生成對應 prompt 的方法

Day22 「圖像系」訓練師的密語:簡介LoRA、ControlNet 與怪獸改造術

Day23 「圖像系」怪獸的變異種:clipdrop、freepik 的圖像處理功能

Day24 「圖像系」怪獸的超進化:DOMO、Pika、混元等影片生成

Day25 想嘗試一些模型但沒有硬體?那就去別人家玩吧!-HuggingFace 中的「圖像系」怪獸們

Day26 「聲音系」怪獸圖鑑:suno 為主的音樂饗宴

Day27 「聲音系」怪獸裡的百變怪:語音模仿、生成、產生逐字稿

Day28 「應用系」怪獸圖鑑-AI 代理人初探

Day29 讓神奇寶貝們組團打論文-從找論文到做PPT

Day30

結尾

如果有人看到這麼後面我會很感激的(笑)

希望這三十天於你們於我都能有所收穫!


下一篇
Day2 與怪獸的初次見面!-什麼是 AI?
系列文
30 天打造第一本 AI 圖鑑:把怪獸收服成你的神奇寶貝3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