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目標很簡單:搞清楚Rust是什麼、將其安裝好,然後跑出第一個程式。
1. Rust的定位
Rust是一門強調效能與記憶體安全的系統程式語言。
它的效能接近 C/C++,同時避免了常見的錯誤,像記憶體洩漏、懸空指標。Rust 的核心機制是所有權(Ownership)與借用(Borrowing),能在編譯階段就防止大部分的錯誤。語法現代化,結合了泛型、模式比對 (match)、函數式程式設計風格。使用場景包含作業系統、瀏覽器核心、WebAssembly、後端服務。
2. 安裝Rust與rustup
由於我使用的是Windows系統,所以使用官方推薦的下載方式(rustup),並下載Visual Studio C++ Build tools,Rust在Windows需要透過MSVC編譯器來做程式的編譯與連結,所以要先安裝Visual Studio C++ Build tools,這樣rustc才能正確工作。
安裝完成後會看到三個選項。
1) Proceed with standard installation (default – just press enter)
2) Customize installation
3) Cancel installation
我選擇用(1)來安裝。安裝完成後重新開啟cmd,輸入下面兩行指令確認成功安裝。
rustc --version
cargo --version
以下是成功安裝的輸出範例,代表Rust編譯器 (rustc)與工具管理器 (cargo) 都能正常使用。
rustc 1.89.0 (29483883e 2025-08-04)
cargo 1.89.0 (c24e10642 2025-06-23)
3. Cargo基本用法
Cargo=Rust的工具箱,它負責:
建立專案、管理套件、編譯程式、執行程式。
首先我們要先建立一個新的專案
cargo new hello-rust
cd hello-rust
這會自動生成一個資料夾
hello-rust/
├─ Cargo.toml # 專案設定檔
└─ src/
└─ main.rs # 預設程式
接下來輸入"cargo run"使程式碼運行,Cargo run在第一次執行時會先自動編譯程式,之後如果程式沒修改過,再執行就會直接跑結果,速度會快很多。
cargo run
編譯後會輸出以下結果。
Hello, world!
這就是我的第一個Rust程式,雖然只是簡單的Hello World,但已經成功使用到cargo這個工具了。
4. 學習心得與補充
因為之前沒有使用cmd撰寫程式的經驗,所以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新奇的體驗。Cargo的使用方式跟我以往使用過的程式語言很不一樣,Rust從一開始就規劃好專案結構與工具鏈。雖然Hello World很簡單,但這是我第一次透過 Cargo建立並執行Rust程式。接下來30天,我希望能體會到Rust與其他語言的不同之處,例如所有權與借用,並學習如何將這些特性實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