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st 是一門注重記憶體安全,並且有高效率的程式語言。
而 Cargo 是 Rust 官方提供的建構工具和套件管理器。
本篇文章將介紹如何安裝 Rust ,並探討 cargo new、cargo build、cargo run 和 cargo fmt 的用法,讓大家都能快速上手 Rust 。
rustup 是 Rust 的安裝與版本管理工具,讓大家可以輕鬆安裝 Rust 並管理多個不同的 Rust版本。
前往 rustup.rs,官方網站會自動顯示適合的安裝方式,我們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安裝步驟。
Windows:
下載並執行 rustup-init.exe,按照指示完成安裝。
通常只需按下Enter,就會自動完成一切。
macOS/Linux:
在終端機執行以下指令
curl --proto '=https' --tlsv1.2 -sSf <https://sh.rustup.rs> | sh
安裝完成後,在終端機或命令提示字元中輸入以下指令,確認安裝成功:
rustc --version
cargo --version
如果顯示版本資訊(例如 rustc 1.88.0 和 cargo 1.88.0),表示安裝完成!
另外,日後如果想更新 Rust 到最新的穩定版本,可以使用 rustup update stable 指令。
安裝 Rust 之後,我們就能開始著手建立第一個 Rust 專案。
我們可以使用 Cargo 來進行 Rust 專案的建立與管理。
底下是使用 cargo new 建立新專案的範例:
cargo new my_project
這會建立一個名為 my_project 的資料夾,結構如下:
my_project/
├── Cargo.toml
└── src/
└── main.rs
簡單介紹一下新增的檔案以及它們的作用
Cargo.toml 是專案的設定檔,包含依賴與後設資料(metadata)。
src/main.rs 是預設的主程式檔案,內有 "Hello, world!" 程式碼。
Cargo 讓我們可以簡短的指令來編譯與執行程式
cargo build
這將會編譯專案並產生可執行檔(exe),產生的內容位於 target/debug/ 資料夾。
若想編譯為發布版本(最佳化後的程式,編譯慢,但執行時快),可使用:
cargo build --release
cargo run
這可以執行程式。如果程式碼有變更,它會自動重新編譯並執行程式。
在我們剛才建立的專案執行,我們可見到 Hello, world! 的輸出結果。
格式化程式碼能顯著提升程式的可讀性與一致性,如果沒有格式化讀到程式碼的人可以會相當痛苦。
Cargo 內建的 fmt 工具可以自動格式化程式碼,我們用以下指令格式化程式碼:
cargo fmt
這會根據 Rust 的官方風格指南(Rust Style Guide)格式化 Rust 專案 src/ 資料夾下的所有 .rs 檔案。
如果只想檢查格式,而不修改檔案,就使用:
cargo fmt -- --check
這個選項會檢查程式碼的格式規範,但不修改檔案內容。
在未來我們會使用別人開發的後端框架,在此稍微介紹一下,如何新增依賴。
方式很簡單,在 Cargo.toml 的 [dependencies] 下加入套件名稱與版本,例如:
[dependencies]
axum = "<latest-version>"
tokio = { version = "<latest-version>", features = ["full"] }
tower = "<latest-version>"
這樣可以使用 axum tokio tower 的最新版本,執行 cargo build 時,Cargo 會自動下載並編譯依賴,讓專案使用設定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