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3
0
生成式 AI

30天生成式AI入門與實作日記系列 第 3

[Day 3] 在 Colab 建立生成式 AI 實驗環境

  • 分享至 

  • xImage
  •  

昨天先介紹了Colab和Hugging Face,今天就要正式開始實作,把環境建好,確保之後能順利跑模型。
今日任務

  1. 開啟Colab並設定GPU
    我先打開Colab,接著到「執行階段 → 變更執行階段類型」裡,把硬體加速器設成T4 GPU。這樣在後續跑模型的時候,速度會比只用CPU快很多。對新手來說,能免費用到GPU真的是Colab最大的優點。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15/201693871HeQnvalqw.png
  2. 安裝transformers套件
    接著我在第一個程式碼區塊輸入:
    !pip install transformers
    這一步就好比是把工具箱準備好,裡面包含了Hugging Face提供的各種模型存取方法。只要有了transformers,我就能直接下載像GPT-2、BERT這些模型來使用。
    (至於transformers到底是甚麼,會在後面的文章詳細介紹!)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15/20169387pSFqzv6Muu.png
  3. 嘗試第一次文字生成
    最後,我寫了幾行測試程式碼,讓GPT-2幫我續寫文字: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pipeline
generator = pipeline("text-generation", model="gpt2")
print(generator("Hello, AI world!", max_length=30)[0]["generated_text"])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15/20169387BsKV8tSYjG.png
這邊發現一個很驚奇的現象:當我輸入Hello, AI world!時,模型竟然幫我接出了一大段跟電影評論有關的文字,看起來完全跟我原本的輸入無關。

至於為什麼會這樣呢?這背後其實跟生成式AI的運作原理有關,不過答案就留到之後的文章再慢慢解釋啦。


上一篇
[Day2] 認識 Colab 與 Hugging Face — 生成式 AI 的兩大好幫手
下一篇
[Day 4] 大語言模型(LLM)是什麼?
系列文
30天生成式AI入門與實作日記4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