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3
0
DevOps

新創視角下的 DevOps × AI 探索系列 第 3

Day 3:DevOps 的基石 - CI/CD

  • 分享至 

  • xImage
  •  

今天是 IT 鐵人賽 DevOps 與 AI 系列的第三天。
就從最基礎、最重要的實踐開始談起 —— CI/CD。🫣


一、Continuous 的精神

CI/CD 的共同關鍵字是 Continuous(持續)
所謂持續,代表的不只是技術上的流程,而是一種能 不斷獲取回饋、快速修正、隨時準備好交付 的文化。

  • 隨時可重複:每一次 commit 都應該能自動觸發 pipeline。
  • 快速回饋:測試或部署失敗應立即通知團隊,縮短 debug 週期。
  • 風險縮小:以小批次、快節奏來交付,避免大規模變更帶來的高風險。
  • 文化共識:讓團隊形成「及早驗證、快速交付」的習慣,而不只是依賴工具本身。

二、常見 CI 的流程與工具

1. 流程範例

  • 程式碼提交(commit / PR)
  • 自動化測試(unit test、lint、security check)
  • 建構(build、package)
  • 報告回饋(通知 Slack、Email、GitHub PR 狀態)

2. 工具介紹

  • Pipeline 工具:GitHub Actions、GitLab CI、CircleCI、Jenkins
  • 測試工具:Jest、SonarQube(程式碼品質檢查)
  • 安全檢查:Dependabot、Snyk

三、常見 CD 的流程與工具

1. 流程範例

  • CI 結果通過 → 部署到測試環境(Staging)
  • 自動化整合測試(integration / e2e)
  • 部署到生產環境(Production)
  • 健康檢查 / 監控(包含 rollback 機制)

2. 工具介紹

  • 部署與 Orchestration:ArgoCD、Spinnaker、FluxCD
  • 雲端平台:AWS CodePipeline、GCP Cloud Build、Azure DevOps
  • 容器相關:Kubernetes、Helm

四、DevOps 與 AI 的連結點

既然這個系列同時關注 AI,我也想談談 AI 在 CI/CD 中的潛力。

  • 智慧測試選擇:AI 可以只針對與程式碼變更相關的測試進行執行,節省時間與成本。
  • Log 與 Pipeline 分析:AI 能自動化分析失敗原因,加快除錯流程。
  • 可觀測性與部署策略:在系統部署後,AI 能協助監控 log 與效能數據,甚至根據歷史資料預測最佳釋出時機。

換句話說,AI 有機會成為 CI/CD 的「加速器」,不僅讓流程更快,還能讓它更聰明。


五、總結

在我們公司的團隊,其實已經有一套基本的 CI/CD 流程。
但透過這次 IT 鐵人賽,我希望能更完整地理解 CI/CD 的核心價值,並探索更多能提升服務品質或自動化程度的工具。

CI/CD 不僅是工具的堆疊,更是一種文化與思維的轉變。
隨著學習的深入,我也期待能把這些實踐與 AI 結合,讓 DevOps 的自動化更進一步。 🚀


上一篇
Day 2:重新認識 DevOps
下一篇
Day 4:基礎設施即程式碼 IaC - Terraform / Ansible
系列文
新創視角下的 DevOps × AI 探索11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