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WebSocket 抓取即時幣價數據;從社工視角,拆解詐欺犯怎麼用它「演戲」騙人
Real-time feeds create urgency and shape perception.(即時數據製造緊迫感、塑造受害者的感知。)
你會學到什麼
一個可運行的 WebSocket 範例(前端與 Node.js 版本)
詐欺集團如何「借即時圖表之名、行操縱情緒之實」
社工實務裡可用的「去魅化」話術、評估與轉介清單
WebSocket:一種「長連線」的通訊協定,瀏覽器或程式可與伺服器保持持續連線,雙向、低延遲地推送資料。
和傳統 REST API(輪詢拉資料)相比,WebSocket 更即時、更省流量,因此交易所常用來推送最新成交、訂單簿、K 線。
關鍵詞小辭典(白話版)
Ticker:最新成交價與漲跌;就像「揭露此刻有人用多少錢成交」的廣播。
Order Book(委託簿):買單/賣單的價量排隊表;像市場攤販的「出價單」。
Candle/K 線:把一段時間的開高低收,畫成一根蠟燭,讓人快速看趨勢。
A. 前端(瀏覽器)原生 JS:訂閱 Binance 即時成交價
教學用示例;實際可換你要的交易所與交易對(例如 btcusdt)。
<script>
// Binance 逐筆成交流 (aggTrade)
const ws = new WebSocket("wss://stream.binance.com:9443/ws/btcusdt@aggTrade");
const priceEl = document.getElementById("price");
ws.onopen = () => { priceEl.textContent = "已連線,等候更新..."; };
ws.onmessage = (event) => {
const msg = JSON.parse(event.data);
// msg.p 是成交價(字串)
priceEl.textContent = `最新價:${Number(msg.p).toLocaleString()} USDT`;
};
ws.onclose = () => { priceEl.textContent = "連線關閉"; };
ws.onerror = (e) => { console.error(e); priceEl.textContent = "連線錯誤"; };
</script>
B. Node.js(後端)版:把即時價寫進你的服務
// 安裝:npm i ws
const WebSocket = require("ws");
const url = "wss://stream.binance.com:9443/ws/ethusdt@trade";
const ws = new WebSocket(url);
ws.on("open", () => console.log("已連線"));
ws.on("message", (data) => {
const msg = JSON.parse(data);
const price = Number(msg.p);
// 你可以在這裡:更新資料庫、推送到前端、觸發告警…
console.log(ETH 最新價:${price}
);
});
ws.on("close", () => console.log("關閉"));
ws.on("error", (err) => console.error("錯誤:", err));
提醒:不同交易所的 WebSocket 路徑、欄位名稱可能不同;投入實務前請看官方文件與速率限制。
Safety note: Demo 只讀數據,不包含下單;投資前請自評風險。
Scammers stage certainty using live charts.(詐欺者用即時圖表佈置一種「肯定會賺」的假象。)
常見「即時數據戲法」
先用真實 WebSocket 嵌入幣價,增加可信度;
再把你的帳戶餘額、獲利曲線「自家後台」任意改數字,打造「穩穩賺」的假績效。
上漲時放大、下跌時延遲顯示或以「系統維護」遮掩,讓你誤判風險。
先在通訊群「預告」幣種,配合拉抬盤或小幣低流動性,讓即時價看起來「剛好命中」。
後台顯示你「已大賺」,但出金要先「繳稅/手續費/保證金」,繳完就失聯。
以伴侶/朋友身分長期互動,直播「自己的看盤畫面」,一步步帶你「少量試單→加碼→貸款」。
為何有效?(三個心理槓桿)
即時性 = 專業感:數字一直跳,看起來「真、有系統」。
可視化 = 說服力:上漲綠柱讓人產生「FOMO(害怕錯過)」情緒。
互動性 = 信任感:詐欺者在群內即時回覆、語音/視訊「陪你下單」,降低戒心。
A. 三句「去魅化」話術(可直接用)
事證對焦:「你看到的『獲利』,是平台後台的字;不是銀行帳戶的錢。」
延遲決策:「先冷卻 48 小時,我們把平台公司、金流、域名做背調,之後再決定。」
轉換場域:「把投資對話搬到家人群組或我這裡;真正安全的東西禁得起第三人旁聽。」
B. 風險自評 7 問(任一「是」就高風險)
平台能出金到你本人銀行且已成功過嗎?
出金前被要求再匯一筆稅/保證金?
只能用加密貨幣/第三方金流入金?
推薦人反對你與家人討論或找專業諮詢?
App/網頁沒有公司牌照/實體客服、隱私權/條款很粗糙?
導師要求你在遠端桌面/共用螢幕下單?
對方急推「今晚最後一波、不進就沒了」的限時口號?
C. 簡易查核與數位衛生
域名與公司:Whois 查域名年齡、公司登記、金管會或外國監管名錄。
錢只出不進:先做小額出金測試,成功後再思考追加。
隔離設備:投資 App 不裝在主力手機;不給陌生人遠端控制。
證據保全:保留轉帳憑證、聊天紀錄、對方帳號與網址截圖,必要時報警與通報 165 反詐騙。
透明版 Demo:用上面的 WebSocket 範例,同時顯示三家交易所的同一交易對,教育「同時同價 ≠ 可靠平台」。
假盈虧開關:加一個只改畫面不改資金的「虛擬盈餘」按鈕,讓學員體會後台「改數字多容易」。
決策延遲器:在下單鈕旁顯示「冷靜計時 120 秒」,並彈出風險 7 問清單。
出金實測教學:把「小額出金測試」做成流程卡,成為標配教案。
Q:即時圖很漂亮,就代表可出金?
**A:不是。**漂亮圖只證明「會畫圖」。能否出金,要看監管、金流與你真實收到的款項。
Q:老師/朋友帶單怎麼分辨?
看對方是否鼓勵家庭共決、支持小額出金測試、接受第三方審視。三者缺一不可。
Q:已經匯了「出金稅」?
立刻停止匯款、保全證據、165/警政報案,並聯繫社工或在地法律/債務諮詢資源。
結語:把「會看即時價」升級為「會看風險」
Good tools can be misused; good practice prevents harm.(好工具可能被濫用;好實務能預防傷害。)
WebSocket 讓你輕鬆拿到即時幣價,也讓詐欺犯更容易「搭舞台」。真正的安全,不在更快的數據,而在更慢的決策:多一個人看、多一天想、多一次小額出金測試。若你或身邊的人正被高壓催促「立刻入金」,先收藏本文的風險 7 問與三句去魅話術,把決策拉回到你和家人手上。需要時,社工與在地資源就在你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