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11
0
IT 管理

新世代 IT 管理策略:從數位轉型到資安治理的整合與創新系列 第 11

身份與存取管理(IAM)在大型企業的實務應用

  • 分享至 

  • xImage
  •  

在數位化環境下,大型企業面臨龐大且複雜的資訊系統架構,以及數以千計甚至上萬名的員工、合作夥伴與客戶。如何有效管理每一位使用者的身份與系統存取權限,確保資安防護與營運效率,成為IT管理的重要課題。身份與存取管理(Identity and Access Management, IAM)便是在此需求下發展出的一套完整解決方案,其核心是「確保正確的人,在正確的時間,以正確的方式,存取正確的資源」。

IAM的應用主要涵蓋三大面向。第一是身份驗證(Authentication),透過多因素驗證(MFA)、單一登入(SSO, Single Sign-On)等機制,降低帳號盜用與未授權存取的風險。第二是存取控制(Access Control),利用角色為基礎的存取控制(RBAC, Role-Based Access Control)或屬性為基礎的存取控制(ABAC, Attribute-Based Access Control),針對不同職務、部門或情境設定對應權限,避免權限過度集中或不當擴張。第三是身份治理(Identity Governance),確保權限授予、審核與撤銷的流程透明,並符合法規與內部稽核要求。

在實務上,許多企業透過Microsoft Azure AD、Okta等平台整合雲端與內部系統,以支援雲端與內部系統的整合。這些平台不僅能自動化帳號申請、審批與回收流程,還能透過即時監控與異常偵測,降低內部人員濫用權限或外部攻擊滲透的風險。同時,IAM也能與資安事件管理(SIEM)系統結合,提供更完整的安全監控與風險回應。

IAM在大型企業的推行並非單純技術問題,更涉及組織管理與文化變革。例如,如何在便利性與安全性之間取得平衡、如何設計符合員工工作流程的登入與授權機制、以及如何推動全員的資安意識,都是導入過程中的挑戰。因此,成功的 IAM 實施需要跨部門協作,包括IT部門、資安部門、人資部門與法遵單位共同參與。

總結來說,IAM不僅是資安防護的基石,更是提升營運效率、符合法規要求與支持數位轉型的重要工具。隨著雲端服務、遠端工作及物聯網設備的普及,IAM的角色只會越來越重要,未來更可能與人工智慧與行為分析技術結合,實現更智慧化與動態化的存取管理。


上一篇
人工智慧時代的資安威脅與 IT 管理對策
下一篇
供應鏈資安風險下的 IT 管理挑戰
系列文
新世代 IT 管理策略:從數位轉型到資安治理的整合與創新15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