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歡迎回到上班族的命令列生存手冊,事不遲疑直接進入業配主題,現在我們只會安裝套件,然後… 就沒有然後了。雖然裝東西很酷,但就只是一台沒有發動引擎的藍寶堅尼,大家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想要發動了呢?
首先,你需要知道的是三劍客— ls
、cd
、cat
,基本上,只要了解這三個指令,就像有了手電筒,可以開始探索這個世界了。為了滿足你想開車的衝動,先告訴你三劍客分別有什麼作用,我們再來好好的了解他們。
ls
:告訴我們目前資料夾有什麼東西,用法是 $ ls
cd
:切換目前的資料夾,用法是 $ cd <目錄>
cat
:不是動物,他可以印出檔案的文字內容,用法是 $ cat <檔案>
都交給你了!接下來讓我們好好來看看第一位 ls
怎麼用吧?
ls
就是 list 的意思,用來列出某種列表。
就直接輸入 ls
吧。你會發現這個資料夾(也就是目錄)下的檔案,資料夾會被列出來。
如果你用過 MS-DOS
這個指令就相對於 DOS 的 dir
。 通常來說,指令後面常常可以加上其他的選項,讓指令有多種表現方式,或是執行稍微不同的功能。 例如,如果你輸入 ls -1
,他會直向的列印出來,以下介紹各個不同的功能。
$ ls -1
ls 本來是平鋪,這個可以讓他直直的印出來。
$ ls -a
印出所有檔案、資料夾,你會注意到有些點開頭的資料夾或檔案,例如:.bashrc
之類的,只要加上 -a
就會印出所有的檔案。
在 macOS 或 Linux 之中,點開頭的檔案、資料夾,視為隱藏的檔案。
$ ls -1a
不只粒子可以疊加,指令也可以疊加。例如上面提到的,只要結合 -1
和 -a
就可以直直的印出來。
雖然不是全部的都能這樣混著使用,別忘了發揮想像力,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 ls -l
是 l 不是 1 ,這個指令會印更多的資訊出來,稱為 Long Format ,他顯示了:
$ ls -lh
從 Long Format 知道,檔案大小是用位元組表示。只要加上 -h
就會變成人讀的懂 (human readable) 的版本,像是 GB、KB… 等。
$ ls -t
用修改日期來排序結果列表,預設是由新到舊,這個指令可以結合其他的指令。例如 $ls -lt
可以由新到就排序 Long Format 結果。
加上 r 則可以反轉排序結果:$ls -ltr
$ ls -S
加上大寫的 S 則是用檔案大小來排列,預設是「由大到小」排列,這個指令也可以結合其他的指令,如同上面提到的整合 l 可以輸出依照檔案大小排列的 Long Format:$ ls -Sl
。
一樣可以用 r 反轉,變成檔案大小由小到大排列: $ ls -Sr
。這個指令預設顯示是位元組,加上 h 就可以轉換成常見的 KB, GB 等 human readable 數值。
$ ls <路徑>
ls
不只可以看目前資料夾的內容,也可以看任何給他的路徑內容。例如,目前資料夾有一個子資料夾 firefox
,firefox
還有 140esr
,我們能直接穿牆去看 140esr
的內容,像這樣:$ ls firefox/140esr/
。另外想補充類似這個範例的路徑,比如說我們正在打到 $ ls fire
如果這個目錄就有 firefox 資料夾則我們不必一個一個鍵入,直接按下 tab 鍵就能自動補完啦。
$ ls ..
而用 ..
可以看到「上一個目錄」的內容。
在啥都不做的情況之下,按下「上」鍵,就會把我們鍵入過的指令一個一個檢視出來。另外各個區塊都可以嘗試按下「上」來取得之前的紀錄,例如想找 ls
用過了什麼操作:
$ ls
接著按「上」,就能把 ls
做過的事情都順過一次。最棒的是這招在指令輸入框,無論你打到哪裡都可以嘗試用「上」來補完曾經打過的內容。
知道怎麼列出目錄的檔案之後,下一步就是繼續往深處探索,再繼續和各位介紹 cd
指令,還會講到路徑相關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