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Agent 再聰明,也只是「文字處理大師」。
如果沒有外部工具,它無法查天氣、呼叫 API、或讀取資料庫。
因此,要讓 Agent 真正變得有用,就必須學會 工具使用 (Tool / Function Calling)
今天我們來簡單說說為甚麼吧o(≧▽≦)o
定義:
Tool Calling(也常被稱為 Function Calling)是一種讓 AI Agent 透過結構化輸出,請求外部函式或 API 來執行任務的能力。
核心精神就是:「LLM 負責理解與決策,工具負責實際執行」。
你可以把 Tool Calling 想像成替 Agent 裝上「外掛模組」,幫它突破原本只能「說話」的限制。
關鍵點:
簡單說:模型會「提出需求」,工具會「執行任務」。
# 使用者輸入
user_input = "今天台北天氣如何?"
# LLM 判斷需要工具 → 產生結構化輸出
{
"name": "get_weather",
"arguments": { "city": "Taipei" }
}
# 系統層呼叫工具
result = get_weather(city="Taipei")
# 工具回傳
{"weather": "晴時多雲", "temperature": "28℃"}
# Agent 整理最終回覆
"今天台北是晴時多雲,氣溫大約 28℃。"
注意:真正執行工具的是系統,不是 LLM 自己直接跑程式碼。
特徵 | 沒有工具的 Agent | 有工具的 Agent |
---|---|---|
資訊來源 | 只能依靠訓練資料(知識有時效性) | 可即時查詢 API 或資料庫 |
能力範圍 | 純文字生成與推理 | 能做查詢、計算、操作應用程式 |
回答限制 | 可能過時、不準確 | 可取得最新、正確的資訊 |
執行任務 | 無法執行「真實動作」 | 能幫你寄信、下單、控制 IoT 裝置等 |
Tool / Function Calling 是讓 AI Agent 從聊天夥伴升級為工作助理的第一步。
有了工具,它不再只是陪你聊天,而是能幫你 查資料、處理任務等。
當你第一次幫 Agent 接上工具時,你會驚訝地發現:「哇,它真的動起來了!」
先到這邊,我們下一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