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這個主題意外的很少人去探究跟思考,我看到的更多是使用很原始的方式下 Promt
如果你可以用原始的方式下 Promt 得到你想要的,哪我會很佩服你,但就我看到的是大家與 AI 溝通都把他當成一個全能的東西
但我卻覺得它更像是一個學習力很強的同事或夥伴,你希望他當你的助手也要跟他交代清楚,他的產出和行動就會更貼近你想要的答案
今天,就讓我來分享,我是如何「激發」出我 AI 夥伴真正潛能的。
這邊說的”好”的定義很簡單,就是能讓 AI 完全理解你的意圖,你要把他當成一個同事,你要讓它理解你的意思,這是我們應該要有的基本概念。
差勁的Prompt:幫我整理 MCP 的資料、幫我寫一段文章、總結會議筆記。
這些 prompt 問題出在哪裡 ?
- 目的不明確: 「整理」是什麼意思?是要定義、做簡報、還是寫成文章?給誰看?
- 沒有角色: AI 不知道該用什麼身份、什麼口吻來回答。
- 沒有情境: AI並不會通靈,你希望它幫妳寫一篇文章,卻沒有給他主題、長度、格式。
- 沒有步驟和格式: AI 只能隨意發揮,結果完全就是AI亂猜而已。
清楚的 Prompt 範例:
這些清楚的 Prompt 都可以讓我們的 AI 回答出更加符合我們預期且精確地回答,以上的範例都是相對基本的 Prompt ,我自己是覺得最低最低至少要讓 AI 知道上下文(情境)、目的,這樣至少他能產出高於70分的回應。
今天我們將簡單的 Prompt 概念介紹給各位,我知道,我們都希望能懶到極致,最好是隨便說句話,AI 就能完美搞定一切。
但我們終究還是沒辦法 100% 的相信 AI,我們還是要去做審查跟校閱。
接下來我會做一連串的CRUD的實戰跟測試,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