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Graylog 的日誌處理流程中,輸入源(Inputs) 是所有資料流進入系統的入口點。它決定了 Graylog 如何接收不同協議與來源的日誌資料,例如 Syslog、GELF、Beats 或 HTTP。一旦日誌能順利送進 Graylog,後續的解析、路由與可視化才能進行。
0.0.0.0
,表示所有網卡均可接收。12201
。假設我們建立了一個 GELF UDP 的輸入源,監聽在 12201
端口,可以用最簡單的指令來模擬送出一筆訊息:
echo '{ "short_message": "hello graylog" }' | nc -w 1 -u 127.0.0.1 12201
此時回到 Graylog 的 Search 頁面,應能看到剛送出的訊息被收錄。
雖然 Inputs 已經能接收到日誌,但日誌本身往往缺乏結構化。接下來通常需要透過 Extractors 或 Pipelines 去解析字段,並利用 Streams 來路由到不同索引中。輸入源只是「入口」,後續還有一系列的處理階段能讓日誌更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