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篇的節點設計,今天會完成最後的幾個步驟,並實際查看最終成效。
我們設計了一個 if 判斷路由,根據 AI 分析結果決定使用哪種留言方式:
當沒有具體程式碼問題需要討論時,使用 Note API 提供整體性的審查總結:
使用場景:
1. To Items 資料準備 (程式節點)
由於需要為每個有問題的檔案分別調用 Discussion API,我們使用 "To Items" 程式節點
轉為清單進行資料轉換:
const projectId = $node["get diff"].json["project_id"];
const iid = $node["get diff"].json["iid"];
let result = $input.first().json.discussions.map((discussion) => {
return {
...discussion,
projectId,
iid
}
});
return result;
2. Discussion API 調用 (HTTP Requst 節點)
關鍵特性:
功能特色:
設計理念:
這套 Discussion API 代表了我們在 Code Review 自動化使用方案。通過精心設計的 AI Prompt、資料解析、靈活的留言策略,打造了貼近團隊使用的 Code Review 自動化系統。
在未來的文章中,我們將進一步探討權限控管、四種方案比較、Prompt 最佳實踐、n8n 工具小撇步、以及團隊導入等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