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著繼續說OSI模型及TCP/IP模型。
OSI傳輸層:為端點到端點間的服務,提供了傳輸資料、資料分段和資料重組。
OSI網路層:為處理不同網路之間傳輸的資料,並有路由、定址。
OSI資料鏈結層:將網路建立連結。而這層可被拆成媒體存取控制MAC (Media Access Control) 與邏輯鏈路控制LLC (Logical Link Control)。
OSI實體層:簡單說就是硬體,並包含裝置(設備)及通訊。
前面有說到封裝和分段,其中有些層會有協定資料單元PDU (Protocol Data Unit):
應用層:資料Data
傳輸層:資料段Segment
網路層:封包Packet
資料鏈結層:訊框Frame
實體層:位元Bit,由0和1組成
以上的每一層都會根據自身的協定資料單元PDU去包起來(封裝)。
在資訊安全中,應用層、傳輸層及網路層非常重要。這3層的協定一定會用到,當然其他層的協定也會用到。而有些協定會有相對應的網路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