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24
0
Software Development

建構跨平台AI對話機器人:從LINE到Telegram實踐SDGs推廣的30天專案紀實系列 第 24

Day 24【UI/UX 思考】 如何設計友善的對話體驗?

  • 分享至 

  • xImage
  •  

我在昨天的文章中裡,思考了如何讓機器人更「懂」SDGs,透過優化 Embedding 和提示詞策略來提升它的智慧。但機器人光是說得好還不夠,它的「表達方式」也同樣重要!今天就是持續深入探討 UI/UX (使用者介面/使用者體驗) 的設計,讓我的機器人不僅聰明,還能提供超友善的對話體驗!

🌐 一、 為什麼要思考機器人的 UI/UX?

在 AI 時代,我們手上握有強大工具,但我相信,身為「個人」,我們可以運用 AI 科技為這個世界創造正面影響。我的專案目標是推廣 SDGs,而要讓更多夥伴參與,機器人就必須讓大家「愛用」!這不僅僅是技術問題,更是使用者體驗的問題。

👉 提升互動效率與樂趣: 純文字的回覆有時候很單調。如果能加入按鈕、圖片,甚至更豐富的格式,使用者就能更直覺、更快速地找到資訊,也會覺得和機器人互動更有趣、更輕鬆!

👉 降低理解門檻: SDGs 的概念有時候比較抽象。透過圖片或引導式的按鈕,可以幫助使用者更快地理解複雜的資訊,降低他們學習和參與的門檻。

👉 強化推廣效果: 一個視覺吸引人、互動流暢的機器人,能讓使用者更願意花時間探索 SDGs 內容,進而激發他們參與永續活動的熱情。這直接關係到我專案的最終目標!

🌐 二、 設計友善對話體驗的策略規劃

要讓機器人的對話體驗更上一層樓,我將聚焦在豐富回覆格式上,特別是按鈕和圖片的應用。這需要我深入了解 LINE 和 Telegram 平台各自提供的 UI/UX 元素。

🤖 策略一:巧用「按鈕」,引導使用者快速互動!

按鈕是最常見也最有效的互動元素之一。它能將複雜的選項簡化,直接引導使用者點擊,大幅提升對話效率和使用者滿意度。

👉 為什麼需要按鈕?

  • 快速導航: 使用者無需輸入文字,點擊按鈕即可選擇預設選項,比如「了解更多 SDGs 目標」、「永續生活小撇步」等。
  • 減少輸入負擔: 避免使用者因不知道如何提問或打錯字而感到挫折。
  • 結構化資訊: 可以將一系列相關資訊以按鈕形式呈現,幫助使用者逐步探索。

👉 我的應用思考方向:

1️⃣ 「快捷回覆」 (Quick Reply): 在使用者提問後,提供幾個相關的下一步選項按鈕。例如,當使用者問「SDG 4 是什麼?」後,可以出現「目標細節」、「如何參與 SDG 4」等按鈕。

2️⃣ 「動作按鈕」 (Action Button): 讓按鈕不只是文字,還能連結到外部網頁(例如 SDGs 官網、相關新聞),或是啟動機器人內部的特定功能(例如「開始小測驗」)。

3️⃣ 不同平台的實現方式:

  • LINE: 提供多種按鈕模板,例如模板訊息 (Template Message) 中的按鈕模板、確認模板、輪播模板,以及在鍵盤中設定的快捷回覆 (Quick Reply) 按鈕。這些功能非常豐富,可以設計出視覺效果很好的互動介面。
  • Telegram: 提供內聯鍵盤 (Inline Keyboard)自定義回覆鍵盤 (Reply Keyboard)。內聯鍵盤可以附在訊息下方,按鈕點擊後不佔用聊天空間;回覆鍵盤則會取代用戶的輸入鍵盤。

🤖 策略二:融入「圖片」,提升視覺吸引力與理解度!

「一圖勝千言」。圖片是極具視覺吸引力的元素,能有效傳達資訊、烘托氣氛,並讓對話體驗更加生動有趣。

👉 為什麼需要圖片?

  • 直觀表達: 對於 SDGs 的每個目標,可以搭配一張代表性的圖片,讓使用者更快對該目標產生概念。
  • 增強記憶: 視覺資訊比純文字更容易被記住。
  • 提升趣味性: 讓機器人的回覆不再只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充滿溫度和創意。
  • 烘托氛圍: 例如在開場白或結束語中加入歡迎或感謝的圖片,增加親和力。

👉 我的應用思考方向:

1️⃣ 每個 SDGs 目標的示意圖: 當機器人介紹某個 SDGs 目標時,可以同時發送一張官方的或設計過的示意圖。

2️⃣ 專案進度展示圖: 偶爾可以放一些專案相關的圖片,例如我這個鐵人賽的進度圖,增加互動性和趣味性。

3️⃣ 不同平台的實現方式:

  • LINE: 提供圖片訊息 (Image Message),可以直接發送圖片。更進階的還有圖文訊息 (Imagemap Message),可以讓圖片的不同區域綁定不同的動作,非常適合設計導覽頁面。
  • Telegram: 直接發送圖片訊息非常簡單,也可以在圖片下方添加文字說明。

🤖 機器人的 UI/UX 規劃與挑戰

將這些 UI/UX 策略應用到我的機器人程式碼中,主要會集中在訊息處理器的部分。我需要在 handle_message(Telegram)或 handle_text_message(LINE)函式中,根據不同的情境,調用平台 SDK 提供的功能來發送按鈕或圖片。

  • 👉 技術挑戰: 實現這些豐富的回覆格式,需要我仔細研究 LINE Bot SDK 和 python-telegram-bot 函式庫的相關文件。它們有各自的訊息物件和 API 結構,我要確保我的程式碼能夠正確地構建和發送這些複雜的訊息。
  • 👉 設計挑戰: 更重要的是,我要思考如何設計這些按鈕和圖片的內容,讓它們真正符合使用者的需求,並有效地引導他們了解 SDGs。這將是一個結合技術與創意的過程!

🧩 LINE的部份可以從「聊天室相關」→「圖文選單」裡更新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24/201516276pSmLdSULn.jpg

總結

今天的篇幅讓我意識到,一個真正好的 AI 機器人,不僅要有強大的「大腦」(RAG 系統),更要有「溫度」和「智慧的表達方式」。優化 UI/UX 體驗,可以讓我的 SDGs 機器人從「能用」走向「好用」的關鍵一步!期待我的機器人能夠以更友善、更豐富的方式,將 SDGs 的精神傳遞給每一個人!


上一篇
Day 23【SDGs 強化】 讓你的機器人更懂 SDGs
下一篇
Day 25【部署前】 完成專案後遇到模組大改變
系列文
建構跨平台AI對話機器人:從LINE到Telegram實踐SDGs推廣的30天專案紀實26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