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提示
第十天我想寫到夏天過,秋天來,蘇家夫妻被皇上那邊派去邊界打匈奴,上一世也是這個時間發生這件事,而上一世的結局最後是蘇家被算計,蘇家軍內有內奸,回京後被戴上罪名,收回兵權,要知道,蘇家兵權可是在京中很頂尖的。蘇芷清這一世想改變什麼。
第二次提示
由於ChatGPT寫到蘇芷清會暗中佈局就結束了,但我想一次性把事件寫完,所以我讓ChatGPT把整個計劃寫完,但最後結尾要寫成蘇芷清暗自期盼自己所做的一切努力可以改變。
最終回答
暑氣漸退,秋風初至。蘇府院中梧桐落葉,伴著一聲聲蟬鳴漸息,天地間似也添了幾分肅殺。
這日,聖旨忽至。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邊疆匈奴蠢動,蘇仲恭、林婉柔即刻啟程,統領蘇家軍,與邊將合力,守我大胤之疆。欽此。」
蘇府上下皆愕然。蘇芷清靜立堂中,耳邊聽著聲聲詔令,指尖卻緊緊扣住衣袖,心口微顫。
果然,又是這個時候。
前世也是仲秋,父母被詔往邊疆。那時她仍懵懂,只覺蘇家軍戰功赫赫,必能凱旋。誰知半年後,邊關大敗,父母帶傷歸京,卻被扣上「與匈奴暗通款曲」之罪,蘇家軍權盡數被奪,滿門受辱。
那時,她哭著求過無數人,卻無一人肯伸出援手。直到蘇府淪落、父母抱憾離世,她才終於看清,人心險惡。
今生……絕不會重蹈覆轍。
燈下,蘇芷清鋪開紙筆,神情冷凝。
「上一世……蘇家軍中必有內奸,消息被洩露,才致大敗。」她低聲自語,墨跡一筆筆落下,記錄著自己前世模糊的記憶。
她想起父親曾在書房提過,軍中有一支偏將行事詭異,卻未及查清便遭戰敗;想起母親臨終時含淚說過,「不要再信沈家」……
蘇芷清握筆的手微微顫抖,眼底卻閃著決絕的光。
「這一世,我要提前查清軍中可疑之人,並想辦法暗中相助父親母親,不讓他們孤軍深入。還有……沈家,必須提防。」
上一次,邊關戰事未起,卻有人提前知曉蘇家軍行程,這才讓匈奴有機可乘。今生,她必須提早留意府中往來的下人,尤其是那些與沈家走得近的人。
於是,她吩咐貼身婢女:「從明日起,你留心看府中誰頻繁與外頭來往,把名字一一記下。」
婢女愕然,卻不敢多問,只恭聲應下。
蘇芷清心底清楚,單憑自己之力,難以在暗中防範整支軍隊。但她想起謝行澤——那個冷漠孤傲、卻極具本領的少年。
前世,她對他知之甚少,如今卻曉得,他在軍陣中頗有聲望,若能以旁敲側擊的方式,讓他在父親軍中留心,或許能替蘇家避開部分陷阱。
不能太快表明立場……但可以試探。
蘇芷清眼底閃過一絲冷意。前世母親臨終前曾提過「不要再信沈家」。這一世,她必須早早設下心防。
她暗暗盤算:若能在沈家母女與自己交鋒時,留下蛛絲馬跡,讓外人逐漸懷疑沈家,便能反將一軍。
數日後,她開始暗中行動。
她命婢女暗暗記錄來往僕從,並藉機支開幾個最可疑的下人。果然,不出三日,她在一名廚役房中搜到寫給外人的密信,字跡扭曲,卻隱約提到「蘇家出征之期」。
蘇芷清冷笑,心中已有了答案。
她沒有立刻將人送交官府,而是將此人交給父親。蘇仲恭大為震怒,立刻設下連環計,將軍中幾名暗線一網打盡。
前世蘇家軍被人算計、消息外洩,如今卻被提前扼殺。
然而,蘇芷清心中明白,僅僅如此還不夠。
某日,她特意攜一本兵書,假意在學堂與謝行澤談及邊關之事。
謝行澤一向冷漠,卻因對她的好奇,耐心與她下一盤棋。落子之間,蘇芷清不著痕跡地點出:「若敵方知曉我軍動向,必然設伏……此局若不提早預防,再高明的將領也會困於重圍。」
謝行澤聞言,目光一凝,盯著棋局良久,淡聲道:「你是說……軍中可能有內鬼?」
蘇芷清低低一笑,未正面回答,只輕輕落下一子,將他的大龍困死。
謝行澤心中微震,卻也將此言謹記。數日後,他果然借口請纓隨蘇仲恭出征,在軍中暗暗巡察。
一切線索都已經佈好。
夜裡,她靜坐書案前,燈火搖曳,筆下的兵書已翻至最後一頁。
她低聲喃喃:「該做的,我都已做了……若命運真能改變,這一次,父母必將平安歸來。」
風從窗縫灌入,吹起她鬢角碎髮。她伸手按住案上的信箋,指尖微微發抖。
這一刻,冷靜的外表下,仍有掩不住的緊張與期待。
她合上兵書,抬眸望向院外無邊夜色,眼神卻前所未有地堅定:
無論成敗,這一世,我絕不再任人宰割。
總結
下一日我將會寫到,謝行澤雖然有幫助蘇芷清,但卻愈發對她懷疑,一個18歲從小在城中長大的女孩竟會如此了解軍中之事?他覺得她不是蘇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