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12
0
生成式 AI

30 天打造第一本 AI 圖鑑:把怪獸收服成你的神奇寶貝系列 第 12

Day12 神奇寶貝球的傳送系統-什麼是 API?怎麼申請使用?

  • 分享至 

  • xImage
  •  

今日事項:了解 API 的定義、作用與類型

如果文章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按讚或留言,讓我知道我不是一個人在這裡碎碎念(?),我會很感謝的❤️

在前面幾天的文章中,我們都有提到 API,比如 ChatGPT 可以用 API 來使用、OpenRouter 可以透過 API 引用各大廠商的模型。

……那麼問題來了, API 到底是什麼?


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簡單來說,API 就是一個「應用程式介面」,靠著定義一組明確的規則與介面,讓不同的系統之間能夠安全、有效率的交換資料與提供功能。

所以為什麼要 API?

前面的定義看起來是不是好像每個字都認識,但放在一起就有點看不懂了?

沒事,我們就是要來征服怪獸變成神奇寶貝的,所以來換個比喻吧!

簡單來說,API 就是從訓練師的腰帶將神奇寶貝球傳送到博士研究中心的傳送系統

至於為什麼要這個傳送系統?

你可以想一個問題……我們前面有說過,如果去官網使用這些模型,就像是要去不同的研究所裡面找博士付費(比如包月、包年)使用。

但問題來了,各位訓練家們,神奇寶貝(AI 模型)存在的意義為何?

不就是要出去對戰、在家裡處理生活中的事情嗎?如果每一次都要跑到官網去用,真的好麻煩啊!

API = 溝通訓練家、研究所的神奇寶貝腰帶

鑒於上面的問題,各家研究所就想了個辦法:「如果你說這樣要跑來跑去很麻煩,那我就給你一個設備,讓你在要用的時候提出要求,我就讓把神奇寶貝傳送給你用。」

這就是這個世紀最偉大(?)的發明--神奇寶貝腰帶

透過這個神奇的腰帶呢,你可以在要使用神奇寶貝的時候,藉著研究所設定好的規則,送出要求(要使用的模型)。

而研究所在接到要求之後,就會將對應的神奇寶貝叫出來,透過腰帶傳送過來。

這樣的方法可以解決很多事情,比如你不用將所有神奇寶貝帶在身上,會重死(硬體的儲存空間會不夠);也不用每次要使用的時候都要跑到官網去,可以直接在自己設定好的環境中使用神奇寶貝。

這樣的「腰帶」要怎麼使用?

當然,嚴格來講那些研究所不是把這個「模型」直接傳送過來,而是你在呼叫好要哪一個模型之後,把你的內容傳過去,處理好之後再把結果傳回來。

所以簡單來說,API 的使用是這樣的:本地端呼叫並輸入要求 → 研究所API 處理並回傳 → 本地端接收結果

透過這樣的方式,許多的開發者就可以將不同的模型串接在自己的程式裡或設計相關的應用程式

比如前段時間就有人寫了介面長相類似於 ChatGPT 的 APP,然後假裝自己是官方 APP,收使用者月費……這就是其中一種應用。(By the way 這種應用雖然是好的,但說自己是官網算是廣告欺騙ㄛ)

或是也可以在同一個應用裡面串接不同廠商的 API,甚至加入影像生成類的模型,設計成自己喜歡的樣子,這也是一種應用方式。

「腰帶」在使用上的限制

而因為這樣的方式沒有辦法像在研究所包月費一樣,直接就收你一個月多少錢,所以改成計算使用的次數或數量,用以收費。

換句話說,你想要用腰帶叫出我們研究所的神奇寶貝?沒問題,阿不過你要先儲值,我在呼叫的時候如果看見你的腰帶裡面沒有錢了,我也不會把你要的神奇寶貝傳過去……

除了價格之外,使用時候的速率也是一種限制方式,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 RPM - Required per Minute, 每分鐘要求數
  • TPM - Token per Minut, 每分鐘 Token 數
    • Token:詞元,可以理解為一個字詞(但計算時不一定等同),是模型讀懂和計算的最小單位
  • RPD - Required per Minut, 每日要求數

簡單來說,如果你一下子要求太快,咱們家的神奇寶貝會忙不過來……

但是!最重要的但是來了!大部分的廠商都有設計 tier 的制度,這是什麼呢?

tier 的中文是「層級」,透過不同的儲值金額,他會給你規劃不同的層級,在不同的層級,你可以用的要求量會不一樣,基本上除越多可以用的 RPM 會越高。

這可以理解為 VIP 制度,你在第幾層的 VIP,可以受到不一樣的待遇。

或許有人就要說了,前面不是講說有速率限制是因為神奇寶貝忙不過來了?那現在怎麼又可以了?

模型廠商表示,噢,忙不過來是一隻忙不過來,我可以調用兩隻、甚至四五隻的神奇寶貝(模型資源)來處理。畢竟大客戶還是要跟一般人不一樣啊,那是金主爸爸……

不同類型的 API

最後簡單介紹幾種不同類型的 API,

01 生活實用

日常生活中的驗證服務

  • OAuth:確保使用者合法登入(Google、Facebook 登入)
  • PayPal API:提供交易功能

02 資料存取

存取資料庫或服務

  • Google Drive API:上傳/下載檔案
  • Youtube data API:存取影片、留言

03 AI 模型 API

提供使用者讀取 AI 模型功能

  • OpenAI API:GPT、Whisper 模型使用
  • OpenRouter API:聚合模型平台模型調用
  • HuggingFace API:開源模型調用
  • RemoveBG API:提供圖像移除模型功能

Day12 總結

剛開始我在聽到 API 的時候是一臉茫然的,API 是個什麼東西?怎麼又要串接、又要要求、又要寫程式,聽起來超級複雜

然後看我旁邊對程式很熟悉的朋友,也是一臉疑惑:「這麼簡單的東西你也沒聽過?!」

只能說,不同科系之間的代溝,真的很大……

不過實際了解之後,也發現 API 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懂、那麼複雜,而且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

比如天氣 APP 引用氣象局 API 取得資料、高/台鐵的訂票付款串接交通單位的 API、不同應用程式也是透過 API 何伺服器連接並交換狀態……不過我們都只有使用,沒有實際去寫程式罷了。

但講了這麼多,沒有實際玩玩看怎麼行呢?

所以明天我們就要來玩怎麼利用 API 將 AI 模型串接到沉浸式翻譯中,整個過程非常簡單,不用錢,甚至不用寫程式,只需要照步驟跟著做就行了。

那就期待一下吧!


上一篇
Day11 場所 4/4:不怕神奇寶貝亂講話-把模型養在自己家的 Ollama
下一篇
Day13 傳送系統首秀-用「沉浸式翻譯」來實作API
系列文
30 天打造第一本 AI 圖鑑:把怪獸收服成你的神奇寶貝14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