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 Web 開發裡,越來越多人尋求「快速部署、低成本、全球可用」的解決方案。Cloudflare 除了大家熟知的 CDN 與 WAF 之外,其實已經演進成一個完整的平台,讓開發者可以直接在邊緣節點 (Edge) 建構應用程式。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重點就是:Cloudflare Pages 與 Cloudflare Workers,以及搭配的其他服務 (如 KV、R2、D1、Queues),如何組合出一個現代化的應用架構。
Cloudflare Pages 最初是針對 靜態網站而設計的服務,類似於 GitHub Pages 或 Netlify,但它的優勢在於:
常見用法:部署個人部落格、文件網站、Landing Page,甚至是行銷活動網站。
進階用法:搭配 Workers,就能在 Pages 後端加上 API,瞬間升級成全端平台。
Workers 是 Cloudflare 的 Serverless Runtime,讓你在邊緣節點直接跑 JavaScript/TypeScript(類似 Node.js,但更精簡,基於 V8 Isolate)。特色如下:
常見用法:API Gateway、Auth 驗證、圖片壓縮、A/B 測試、代理服務 (CORS Proxy)。
Workers 本身是 無狀態的,要存資料就需要額外的服務。Cloudflare 提供的第一個解法就是 KV (Key-Value Store):
如果你需要存放 檔案(圖片、影片、備份),R2 就是替代 AWS S3 的選擇:
在 2022 年推出的 D1 是 Cloudflare 的 SQLite-based Database:
有些任務(寄信、通知、排程運算)不適合即時處理。這時可以用 Queues:
舉一個例子,假設你要做一個簡單的「線上問卷系統」:
這樣一來,你完全不需要維護 VM、Kubernetes,甚至不用信用卡刷爆雲端費用,就能擁有完整的全端架構。
Cloudflare 不再只是 CDN,它逐漸成為一個 完整的 Edge Cloud 平台。從 Pages (前端)、Workers (後端) 到 KV / R2 / D1 / Queues (資料與任務處理),組合起來就是一個「全端開發者工具箱」。對於想要快速開發、低成本上線的專案來說,Cloudflare 是一個非常值得嘗試的解決方案 🚀。
這家是夜市門口常常很多人買的雞排,雞排是先炸過再烤,香甜四溢,醬汁非常美味,是我常買的雞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