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幾天,我們學習了有關 商品建立與細節、庫存管理與細節、商店管理與細節、區域管理與細節等等。
但是很多東西我都是能用 system 提供的 造成能跳則跳,也沒講什麼清楚的。
這兩天,我就統整我失敗以及成功幾次的建立流程,統整我這幾天的學習,並且更加解釋。
還有介紹順序會以如果我重新開始設定,最優先設定往下排列。
避免造成 Day4 建立商品 Day8 又要統整,造成雜亂。
建構流程,尋找進階學習目標,然後我們再繼續往下面延伸。
(p.s. 今天可能有點多!!)
Store(商店)是我們的公司名稱,也是個象徵,就像是想到 7-11 就會想到便利商店。
想到要去便利商店就會想去 7-11。
所以在搭建 Medusa.js 時,我們最大最先的龍頭是先建立Store(商店)才對。
在 Day8 時我有帶著各位建立,那時,我只有設定一些些東西。
現在,我就列一下設定Store(商店)有什麼資料可以填入:
Store(商店)在預設的 Medusa.js 儀表板當中,是沒有第二個新增按鈕的。
我是找不到.....
但是在官方介紹說,是可以建立多筆Store(商店)的。
我的理解是,多筆商店用途用在你可以擴充 Medusa.js 功能。
變成另一種電商,並不是自家自售電商,是類似於 蝦X 經營手法,很多品牌進駐。
貨幣(Currency)是牽扯到金流的基本單位,銷售商品到各個國家,就代表要接受的貨幣越多,如果我們在其中少了流程與安全,就可能受到龐大的流失。
在 Medusa.js 儀表板中,Store(商店)與貨幣(Currency)是放在同一頁面中管理,可以讓我們建立商店時一併管理貨幣
而且建立也很簡單,按下 Create 選擇 貨幣別之後就好了,非常的方便且淺顯易懂。
比較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每個貨幣都有 含稅定價 欄位供你勾選。
在我前面 Day8 Day9 當中,根本就沒有打勾,但是他購物車還是有稅額啊?
在 Medusa.js AI 解釋當中,勾選了,就是你設定的每個產品金額,是包含税的。
以下設立情境給各位更加了解:
未稅價 = 100 / (1+0.1)
結帳金額 = 100 + (100 × 0.1)
在 Day8 有說明銷售區域(Region)的目的可以設定一個範圍(可以是州、國家、地區)的稅金、支付系統。
我們就列一下建立初期會用到的資料:
你一定會想知道 為啥會有兩個含稅定價,設定貨幣時候有一個,現在設定銷售區域又有一個?
因為含稅邏輯可以由「貨幣」或「區域」決定,給商家更彈性的控制;同時存在是為了覆蓋不同情境,而「地區」設定在計價時具有較高優先權。
我們先不談論無形的商品,有形體的商品都必須有地方存放。
庫存地區就是我們庫存存放的地區。
但,那是地區,不是地點。
所以還有一個 service zone(服務範圍)要設定才可以再設定 (自取/運送)點。
從 service zone(服務範圍) 命名就會知道, 這只是一個範圍,再來是設定點位、點位可以服務的項目。
點位就是 自取/運送 點,並可指定稅務、運貨商與對應的 運送設定。
(我測試都是用系統預設手動設定運貨,所以沒什麼提到)
自取地點與運送地點差距就是運費的設定。設定運送地點多一個設定就是
可以依照 運貨商給的價格去計算運貨金額。
今天不只整理我的思緒以及更加了解各種設定。
從 Day4 莽莽撞撞胡亂建立到現在了解。
也是心裡有點小感動還有心累。
接著順序往下講商品、庫存、購物車、結帳、訂單.....
( 窩操有點多誒( ´•̥̥̥ω•̥̥̥` ))
算了 能寫多少就寫多少。
是沒想到整理能寫那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