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算是一個中期檢視,是整個挑戰的中間點
花了兩個禮拜了解olive young韓國版本與國際版本的差異,包含結帳方式到熱門產品,再到成分與特色的比較,讓我對整個計劃有一些輪廓,這幾天的學習我了解到的不僅是產品、購買流程等,也發現到產品的銷售也包含
消費的「市場偏好」與「文化特色」。
舉例而言,我認為韓國當地流行、熱門的產品在世界各地應該都差不多,但經過研究後才發現韓國版本強調的是「快速便利與功能細分」,例如益生菌粉包、頭皮護理安瓶;而國際版主打的是「經典又安全與高知名度」,比如維他命或滋養型洗髮精。以上是所學習到的市場知識,即商品的推出會考量銷售族群而調整。
這一小段學習過程中的困難點在於韓國版與國際版的網頁更新資訊並非同步,所以需要反覆查證,正因如此,我覺得自己在搜尋資訊、歸納方面的能力提升許多
總之,這個三十天挑戰不只是製作購買指南,也要透過比較,讓使用者了解olive young的背景文化,讓一切變得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