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文章所討論的 JavaScript 資安與逆向工程技術,旨在分享知識、探討防禦之道,並促進技術交流。
所有內容僅供學術研究與學習,請勿用於任何非法或不道德的行為。
讀者應對自己的行為負完全責任。尊重法律與道德規範是所有技術人員應共同遵守的準則。
本文同步發佈:https://nicklabs.cc/javascript-security-frontend-encryption-defense
從防禦者的立場出發,思考如何在前端設計加密機制時提高安全性,避免常見的誤用與漏洞。
雖然業界普遍認為前端程式碼是公開的加密邏輯最終仍可能被逆向,但這並不代表前端加密毫無意義。
即使無法百分之百防禦也能延緩攻擊者的時間。
避免敏感資料在傳輸過程中以明文形式暴露。
多一層檢查機制強化整體防禦。
許多系統錯誤的把前端加密當作唯一防護,後端卻缺乏驗證。
金鑰或演算法一旦洩漏整體安全性相當於零。
這是最常見的錯誤之一。
攻擊者只要下載前端程式碼就能找到金鑰。
開發者常因為效能或方便,自行設計簡化版加密但這通常形同虛設。
透過後端 API 每次下發一次性金鑰或 token。
避免長期硬編碼金鑰。
使用 RSA 等非對稱加密再用 AES 等對稱加密來處理資料。
加入時間戳與隨機因子
防止重放攻擊。
前端送出的資料除了加密還需要附上簽名,後端能驗證資料是否完整與未被竄改。
將最關鍵的驗證及演算法留在後端執行,前端僅扮演資料處理與封裝角色。
前端加密不是萬靈藥但卻是整體安全策略中重要的一環。
設計良好的加密機制能有效延緩攻擊、降低風險,並與後端的防禦形成互補。
身為防禦者我們必須清楚認知 「安全不是單點,而是多層次的防禦」。
前端加密正是這多層次防禦的重要關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