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五天的挑戰中,成功地讓 App 擁有了「任意門」的功能,可以在不同頁面之間跳轉並傳遞資料。
但你可能會發現一個問題:我們前面寫的程式,所有的邏輯(運算、資料處理)和畫面操作,都混在 MainActivity.java
裡面。當 App 越來越複雜時,這個檔案會變得又臭又長,難以閱讀和修改。
這時,我們就需要一個 App 的「房屋設計圖」,也就是今天的重點:程式碼架構。
程式碼架構的目的,就是為了讓程式碼變得更清晰、更有條理、更方便維護。今天,我們要介紹最基礎的架構模式:MVC。
MVC 是 Model-View-Controller 的縮寫。它將你的 App 程式碼分成三個角色:
activity_main.xml
檔案,或程式碼中用來控制 TextView
、Button
的部分。View
和 Model
之間的橋樑。View
的使用者輸入,然後告訴 Model
:「使用者想做這件事,請幫我處理。」Model
處理完資料後,再告訴 View
:「資料處理好了,請更新你的畫面。」MainActivity.java
裡,處理按鈕點擊事件並呼叫邏輯的部分,就扮演了 Controller
的角色。今天我們學會了:
Model
、View
、Controller
三個角色的職責。明天,我們要學習一個更現代、更適合 Android 開發的架構模式:MVVM。它解決了 MVC
的一些痛點,是目前最主流的開發模式之一。
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