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學會了 JavaScript 的「第一步」,成功在網頁上輸出文字,還能加上互動。
不過如果每次都要「直接寫死內容」,就會很不方便。
今天,我們要學會 變數 (variable) —— 把資料放進小倉庫裡,以後要用的時候再拿出來。這樣程式才能靈活起來!
1. 什麼是變數?
變數就是一個「暫存資料的盒子」。
•想像成小倉庫,給它一個名字,就能把資料存起來。
•之後只要呼叫名字,就能拿到裡面的東西。
2. 宣告變數的方法
(1) let(最常用)
let age = 18;
console.log(age); // 18
(2) const(固定值,不能被改)
const PI = 3.14;
console.log(PI);
如果之後想改 PI = 3.14159; → 會報錯 ❌。
(3) var(舊語法,建議少用)
現代開發幾乎都用 let 和 const。
3. 資料型態(Data Types)
JS 的常見基本型態:
•數字 (Number)
let score = 100;
•字串 (String)(要加引號 " " 或 ' ' 或
)
let name = "Ting";
•布林值 (Boolean)(true/false)
let isStudent = true;
•空值 (null) / 未定義 (undefined)
let emptyBox = null;
let notAssigned;
console.log(notAssigned); // undefined
4. 字串拼接(組合文字)
(1) 傳統方式:加號 +
let name = "Ting";
console.log("嗨,我是 " + name);
(2) 現代方式:樣板字串(Template String)
let name = "Ting";
let age = 20;
console.log(`嗨,我是 ${name},今年 ${age} 歲`);
🎯 今日實戰
(1) 個人小檔案
<script>
const name = "小明";
let age = 18;
let isStudent = true;
console.log(`我是 ${name},今年 ${age} 歲`);
console.log("學生身份:", isStudent);
</script>
這些訊息會出現在「瀏覽器開發者工具 (F12 → Console)」裡,而不是畫面上。
(2) 簡單加法計算
<script>
let a = 10;
let b = 5;
console.log(`a + b = ${a + b}`);
</script>
(3) 改變變數的值
<script>
let score = 80;
console.log("原始分數:", score);
score = 95; // 改變數值
console.log("更新後分數:", score);
</script>
今日小結
•變數 是程式的「小倉庫」,用來存資料。
•let 可以改、const 不能改,var 少用。
•常見型態:數字、字串、布林、null、undefined。
•學會字串拼接,讓輸出更自然。
從今天開始,我們能「存資料、再取出使用」,不再只是死板板的輸出。
明天(Day 17)就要進入 條件判斷 if/else,讓程式可以根據不同情況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