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20
0
自我挑戰組

心的 API 30 Days 修行訓練反思系列 第 20

Day 20 《UX Empathy💡:設計同理心,也設計慈悲》

  • 分享至 

  • xImage
  •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1003/20178824uFxA2Ov1pJ.png

My Story |輔導學生的故事

在大學擔任小學課輔的角色時,我常常需要幫助國小學童處理課業與生活上的疑惑。有一次,我同時輔導兩位學生:一位在學業上表現優秀,但卻因人際關係而感到孤單;另一位則是課業進度落後,卻在社交場合非常活躍。面對兩個完全不同的需求,我起初有些困惑,不知道該如何找到合適的切入點來協助他們。

Bug & Challenge |需求各異的挑戰

學生的需求通常不只一種解法。對於孤單的學生,僅僅提供課業建議並不足以解決問題;而對於課業落後的學生,如果只關心他的社交狀態,則無法幫助他提升信心與學習成果。這讓我深刻體會到,輔導並不是單純地「給答案」,而是要理解對方的真實需求。

IT World |UX 設計同理心

在 IT 世界裡,UX 設計強調同理心 (UX Empathy),設計師必須理解使用者的情境、行為與需求,才能打造真正符合需求的體驗。我開始把這個概念套用到輔導中:就像設計流程一樣,先「訪談」了解學生的背景,再「測試」不同的方式,最後再「調整」互動方式。這種換位思考的做法,讓輔導不再只是「提供建議」,而是共同探索。

Introspection |慈悲的設計

# 同理心不只是技能,更是一種慈悲的實踐。
# 因為理解背後的情感,就能讓互動更真誠、更有力量。

Tips |行動建議

  • 練習換位思考試著用我是他的角度來理解對方。
  • 提問而非急著給答案,傾聽對方的需求,才能找到真正的痛點。
  • 不僅解決問題,更讓對方感受到被理解與支持

上一篇
Day 19 《Docker Team 🚤:容器化的信任與分工》
系列文
心的 API 30 Days 修行訓練反思20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