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使用者輸入網址 (URL) https://www...
瀏覽器系統 DNS 快取 → 若無 → 查詢 DNS 伺服器
取得 IP 位址 (例:93.184.216.34)
SYN → SYN-ACK → ACK
建立穩定的傳輸通道
瀏覽器驗證伺服器憑證 (CA Chain)
協商加密演算法、交換金鑰 (ECDHE)
生成對稱加密通道 (AES-GCM / ChaCha20)
GET /index.html HTTP/1.1
Host: www.example.com
User-Agent: Chrome/...
附上 Cookie、Header、Token 等
Web Server(Nginx / Apache)接收請求
若是動態頁面 → 後端程式處理 (Node.js, PHP, Python...)
可能查詢資料庫 / 呼叫 API / 模板渲染
回傳 HTTP 回應
例:HTTP/1.1 200 OK + HTML 主體內容
解析 Header(MIME、Cache、Cookie、CSP...)
若是壓縮內容(gzip/brotli) → 解壓
儲存於快取 (Cache-Control, ETag)
開始解析 HTML 文件
解析 HTML → 建立節點樹 (DOM Tree)
若遇 link/script/img 等資源 → 發送新請求
下載與解析 CSS 樣式
檢查繼承、權重、選擇器匹配
生成 CSSOM(樣式樹)
合併 DOM + CSSOM → 計算各元素最終樣式
決定每個元素的位置與尺寸(Layout / Reflow)
依樣式與佈局將元素繪製成像素資訊
包含顏色、陰影、邊框、文字、圖片
將不同層(Layer)合成為畫面
GPU 加速渲染,顯示於螢幕
完成首次繪製(First Paint / LCP)
最後使用者就會看到完整網頁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