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第三週的練習,我逐漸發現自己與 AI 的關係不再只是單向的使用,而是更像一種「協作」。在這一週裡,我嘗試讓 AI 改寫、續寫。這些過程讓我體會到,AI 雖然能夠迅速產出流暢的文字,但如何讓這些內容真正貼近我的想法與語氣,仍需要我主動參與、修飾與引導。
例如在「早晨的一杯咖啡」這個題目中,當我先寫下開頭,AI 便能依照我的風格延續下去。雖然它的用詞有時過於公式化,但在我稍作修改後,文章就能呈現出既保有我的個人特色,又結合 AI 流暢文字的成果。這樣的體驗讓我意識到,AI 並不是取代作者,而是提供一個可參考的草稿或靈感來源。我也發現 AI 在不同語氣和風格的模仿上,仍有些限制,特別是在「情感的細膩表達」上。但這也促使我更認真思考,如何下達更明確的指令,或在初稿基礎上加入自己的修辭。總體來說,這一週的協作讓我更清楚 AI 的優勢與不足,也更確定「人機協作」才是最能發揮價值的寫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