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20
0
生成式 AI

讓AI「陪」你寫論文系列 第 20

Day20 論文怎麼讀?!快速了解怎麼閱讀論文

  • 分享至 

  • xImage
  •  

今日事項:了解收集完論文之後要怎麼看,以及記得一件事情,看論文要有節奏和小撇步,千萬不要打開之後就把它認真全部看完,然後發現他沒有用……

如果文章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按讚或留言,讓我知道我不是一個人在這裡碎碎念(?),我會很感謝的❤️

關於怎麼找論文、怎麼整理論文、英文論文的處理都已經了解了,那接下來的文章,我們要來聊聊怎麼「看論文」。

如果你也是對這個問題有所疑惑的人,那就進來看看吧!


怎麼讀論文?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研究生都會讀論文啊……嗎?

有些事情好像很理所當然。

比如中醫系的好像可以幫你隨便配藥方;數學系的約等於計算機;中文系的其實是本辭海,常見的不常見的字都要會寫。

有讀過的都會跟你說,賣鬧ㄟ。

那同理可證,在上了研究所之後,即使在其他人看來好像很厲害……

但這不是在玩遊戲,轉職了之後就什麼都會了。

可是有些時候不是你知道事實就有用,在其他人的眼裡有偏見到還好,不影響正常生活(?),如果老師也這麼認為,那就麻煩了。

不過咧,大部分老師好像都這樣想?

老師:「都上了研究所一定基本上會看論文了吧,怎麼可能有人不會?」

學生:「我……我不會 QAQ」

看論文是研究生必備技能,但可能不是天生的被動技能……

雖然在教授們的眼中,在經歷大學專題的洗禮過後,所有的學生都要會看論文了(說不定也理所當然地覺得要會寫論文)。

但事實上是,大學的專題畢竟是多人分工,說不定有人看文獻統整,有人收集資料,有人跑分析。

專題可能做得很完整甚至得名,但不代表跑分析的就會看文獻、看文獻的就會收集資料。

更有甚者,有些學校或科系可能沒有要做專題……

不過老師可能覺得,這不關我的事,研究生就應該要會看論文啊,該看完的扣打還是得看完。

這就很殘酷了。

讀論文可不是每篇都從頭看到尾

所以說呢,如果老師也沒有跟你說要怎麼看論文,但你要看文獻的話,還是得要自己找方法。

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論文雖然也有章節,但可不是從頭到尾一個字一個字看完,這樣會既花時間又沒有效果,可謂是事倍功半。

讀論文通常都會有一個自己的順序,但不管怎樣的順序,都是要達到一個流程:

快速了解一篇論文中的主題 → (如果主題符合)了解特定章節 → (如果各章節都很重要可參考)看完整篇

找到自己讀論文的「節奏」

比如我自己在看論文的時候,通常會採取下面的順序與方法:

一、先將找來的文獻大致分類

在前面我們已經找了許多的文獻了,首先我會先看摘要,將不同類型的主題做大致的分類。

這邊的主題不是說論文在講的主題,而是每篇文獻「可以參考的部分」。

要記得一件事情--看這麼多文獻,我們要做的並不是看完就好,也不是要拿來炫耀,而是做為這次論文中可以參考與引用的底氣

所以這邊的主題我自己可能會分為幾個不同的部分。大致分類就好,從名稱與摘要中分類。

逐句引用部分的參考:

  • 第二章的文獻引用

    比如「產業創造」、「市場創新」、「推拉理論」的經典文獻 & 後期延伸文獻等等,和這次論文主題有引用到相似的文獻。

  • 第三章的數據與分析方法

    比如各種質性、量化、分析等等,這次論文中可能會用到的研究方法,以及可能會用到的數據來源,可能其他的文獻中會有介紹到,或可參考與引用。

  • 產業的統整與綜述

格式部分的參考:

  • 第一章的背景、動機、目的

    剛開始寫論文的時候,都不會太了解背景、動機、目的到底要怎麼分,這時候可以先看看其他人的文章參考。這邊通常來說可以看看自己指導教授之前帶的學長姐都怎麼寫,比較會有想法。

  • 第四章的分析結果、第五章的結論與建議

    這兩個部分看起來好像很簡單,但實際寫到這邊,看著白白的頁面,你會不知道要寫什麼東西……所以要看看其他類似方法的文章在這部分都放那些資料、怎麼寫。

格式的部分不用擔心有抄襲的問題,因為基本上,類似的研究句式都是差不多的,而不同研究、不同數據在分析後跑出來的數據一定會有差異。

二、看文獻的緒論

大致分完類之後,就可以每篇每篇看了,但請注意,每篇在看的時候,請不要直接看完,而是只看緒論的部分

在緒論的地方,基本上都會交代完這一整篇的資訊。所以即使看完摘要不太了解,看完緒論也可以大致理解一件事情--這篇文章對自己的研究有沒有相關、有沒有幫助

如果有的話,那就可以跳下一個階段了

如果沒有的話……還想什麼?果斷棄文ㄚ!!要看的文章這麼多,時間寶貴好嘛!

三、看各章節的重點

看完緒論之後,不只可以了解這篇文獻中有沒有自己需要的內容,也可以大概知道需要的內容在哪一些章節中。

比如在裡面提及有用到哪些文獻主題,如果剛好跟你需要的文獻有一樣或相似,就可以跳到第二章去看。

或者他說他用了什麼研究方法,如果你有興趣也可以過去第三、四章看看,參考他用的這個研究方法可以怎麼使用、對自己合不合適,如果合適的話就可以從這篇找尋該方法的經典文獻,引用過來用在自己的研究。


總而言之,這邊要講的就是一件事情:不要打開一篇論文就把它全部看完!千萬不要!!!

Day20 總結

希望今天的內容對剛進入研究生領域的各位有一點作用。

其實我原本有點猶豫,這邊要不要單純放「怎麼讀論文」,畢竟這裡的主題是生成式 AI (還有人記得嗎……)

不過考慮到這邊講完這個還要再加上 ChatGPT、NotebookLM 兩件事情,真的內容有點過於多。

後來想想,反正前面講 zotero 的文章好像也沒有太多 AI 的東西,所以,就這樣吧!

話說都看完這篇了,希望大家可以有一點收穫,並且不要發生以下的事情。

看完了一篇論文,做了滿滿的筆記,然後努力理解完這篇的所有資訊,然後自信的跟老師報告時,老師問說:「那這篇對於論文有什麼幫助或參考之類的?」的時候……你一臉震驚,然後欲哭無淚。

加油!


上一篇
Day19 zotero掛件組合技:一鍵把螢光筆重點變筆記
系列文
讓AI「陪」你寫論文20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