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Story |社團的「流程卡關」
在大學社團籌備活動的過程中,常常面臨流程混亂的狀況。那時大家熱情十足,但缺乏明確分工與時間節點,導致宣傳延誤、道具準備不足、現場臨時救火。雖然活動最終順利完成,但我深刻感受到:「熱情可以推動行動,但是有流程才能讓行動有序。」
Bug & Challenge |流程不順的警訊
問題的根源在於「沒有明確的改善機制」。每次檢討都流於事後懊悔,卻缺乏可執行的循環。這種「重做但不改善」的狀態,就像一台沒重啟的系統,越跑越卡。於是我決定導入 PDCA 循環思維,讓每一次經驗都能真正進化。
IT World |PDCA 作為社團的運行程式
在資訊系統裡,PDCA(Plan-Do-Check-Act)是一種持續優化流程的框架。我先在活動前建立「Plan」:明確任務、時間與負責人;在執行階段「Do」:紀錄實際進度;活動結束後「Check」:回顧問題與數據;最後「Act」:將改進寫入下一次計畫。久而久之,整個團隊像一個會自我更新的程式,越運作越順暢。
Introspection |循環即呼吸
# 改善不是一次性的任務,而是如呼吸般自然的節奏。
# 當「改善」成為習慣,我們就不再害怕錯誤,而是與它共舞。
Tips |行動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