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昨日的整裝階段,今天我們終於看見第一隻「魔法信鴿」在雲端起飛的身影。
我們完成了關鍵突破——讓報表能自動生成並成功上傳到 Google Drive。
從此,資料的更新、報表的生成、雲端的儲存,正式串成一條自動化的生命線。
起飛前的最後測試
回顧昨日,我們先解決了架構上的卡關:
n8n 無法直接呼叫本地端的 Python 腳本。
因此,我們採取「方案 A:預先生成 + 雲端存儲」的路線,
讓報表能定時自動產生,並儲存在雲端硬碟中,供 n8n 後續抓取與推播。
這一步看似技術細節,實則是整個自動化流程的轉捩點。
因為它讓我們得以用最小成本啟動 MVP,
也為接下來的「主動通知」機制打下基礎。
信鴿起飛的準備
今天,我們要讓這隻魔法信鴿真正「飛起來」。
想像我們手中有一份粉絲訂閱清單,上面記錄著:
接下來的任務,就是要讓系統能根據這張清單,自動寄出屬於每位粉絲的專屬快報。
步驟拆解如下:
Step 1:讀取粉絲清單(例如來自 Google Sheet 或資料庫)。
Step 2:依照每位粉絲的訂閱主題,匹配對應的報表 PDF。
Step 3:自動組合寄送內容(包含主題摘要、快照圖、連結),透過 Email 或 LINE 傳遞。
從「被動閱讀」到「主動推播」
過去的資訊流是「粉絲主動來看」。
而今天起,我們要讓資訊變成「自動飛向粉絲」。
每一份報表、每一封信,
都是專為粉絲量身打造的「專屬信件」,
主動在他需要的時刻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