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主要想知道,不同的模型在 Dify 裡表現有什麼差別。雖然看起來都能聊天,但實際測試之後,差異還蠻明顯的。
• 在 Dify 裡面開了同一個 App,然後分別切換成三種模型:
• GPT-4o(OpenAI)
• Gemini 1.5 Flash(Google)
• DeepSeek(中國模型)
• 問它們同樣的問題:
「請用簡單的方式解釋 RAG 技術是什麼?」
結果比較
• GPT-4o:回答最完整,例子多、結構清楚,看起來像是專業老師在教學。
• Gemini:回答很快、句子簡潔,但有時候太短,細節不多。
• DeepSeek:語氣很自然,有點像聊天,但內容不夠精準,有時會講錯技術名詞。
我問了一個比較開放的問題:「你覺得 AI 的未來發展會怎樣?」
結果三個模型給的答案風格完全不同。GPT-4o 比較理性、Gemini 偏樂觀、DeepSeek 比較哲學。
心得
這次測試讓我發現,Dify 的強大之處就是可以很方便地切換模型,不需要重新設定或改程式。
如果未來我要做一個助理,應該可以根據不同用途選不同模型:寫報告、整理資訊 → 用 GPT-4o;要快速回答、生成短句 → 用 Gemini;想做聊天型的 AI → 用 DeepS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