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模型一旦進入生產環境,就會面臨現實問題:
「這樣跑一個月要花多少錢?」
「模型效能夠快嗎?」
「能不能在不犧牲準確率的情況下降低成本?」
今天,我們要探討如何在 Azure AI Foundry 與 Vertex AI 上有效地平衡「效能、成本與準確度」。
AI 系統的核心資源主要來自:
這三者往往是互相牽制的:
| 調整方向 | 優點 | 缺點 |
|---|---|---|
| 增加運算資源 | 效能提升、推論速度快 | 成本上升 |
| 降低模型大小 | 成本下降、延遲變短 | 精準度可能下降 |
| 使用快取機制 | 降低呼叫成本 | 資料更新延遲 |
| 動態資源調度 | 彈性高 | 需額外監控與設計 |
因此,目標是 找到最佳平衡點:
在滿足 SLA(服務水準協議)的前提下,讓 AI 系統以最小成本運行。
Azure 提供多層級的成本控制與效能調整機制,特別是針對企業部署。
Google Vertex AI 強調 自動化與雲原生效能調整,提供許多智慧調優工具。
| 項目 | Azure AI Foundry | Vertex AI |
|---|---|---|
| 自動擴縮端點 | Managed Endpoint Auto-scaling | Prediction Service Auto-scaling |
| 模型加速技術 | ONNX Runtime, Quantization | AutoML Compression, TPU 加速 |
| 低成本資源 | Spot / Low Priority VM | Preemptible VM |
| 監控與報表 | Azure Cost Management, Power BI | Cloud Monitoring, BigQuery |
| 資料近端運算 | 支援 Data Lake / Synapse 整合 | BigQuery ML 原生整合 |
| 部署彈性 | Container, Managed Endpoint | Batch / Online Prediction |
💡 簡結對比:
在 Day22 我們學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