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幾天我們都在處理「有資料」的情況,像是固定資料先抓、即時資料要看才抓、抓完可以快取。但實際上一定會有打不到、來源回空的時候。這一篇要先把這些「有問題的狀況」寫清楚。
一、常見的幾種「查不到」情境
1.完全打不到:來源沒回、timeout、DNS 查不到,像 Postman 顯示的 Cloud Agent Error。
2.有回,但真的沒有資料:那一站暫時沒有到站資訊,應該當成正常狀態,而不是錯誤。
3.有回,但格式怪怪的:少欄位、沒有時間、狀態不是我們定的那幾個,需要照資料品質規則處理。
4.被限制:查太多次、沒帶金鑰、沒有權限,對方不給查。
二、顯示給使用者的原則
使用者最想知道的其實是「這個畫面可不可以信」和「我要不要等」。所以顯示可以固定幾句:
(1有上一筆資料的時候:
•目前顯示上一次更新的資料
•最後更新時間:2025-10-30T08:30:15+08:00
•來源暫時無回應,系統會稍後再試
(2完全沒有資料的時候:
•暫時無法取得到站時間
•請30秒後重新整理,或改查其他路線
(3被限制或查太頻的時候:
•查詢太頻繁,請稍後再試
•建議間隔 10 秒以上再查詢一次
三、系統端要做的備援邏輯
•先看本地有沒有同一筆舊資料:有的話先給舊的,並標註這筆資料是幾點的。
•要分清楚是「來源沒回」還是「真的沒有車」,顯示的文字要不一樣。
•如果是權限或金鑰的錯誤,要請人處理,不要讓使用者一直重整。
•每一次失敗都要記時間,之後做指標才看得出是哪一段時間常出問題。
四、話術清單
•目前無法取得到站時間,請稍後再試。
•目前顯示的是上一次更新的資料(更新時間:……)。
•來源回傳的資料不完整,系統已記錄,請改用其他站點或官方 App。
•查詢太頻繁,請 10 秒後再試。
•若持續出現,請聯絡系統管理人重新設定授權金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