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天要達成什麼
在正式發佈之前,需要檢查所有的資料和設定,確保一切正確無誤。今天我想要確保所有的 API 檢查項目都符合標準並準備好進行上線。
二、檢查項目清單
- API 金鑰不外流
確認 API 金鑰沒有直接寫在程式碼中,特別是提交到 GitHub 等公開平台時。可以使用環境變數或秘密管理工具(如 AWS Secrets Manager、Azure Key Vault、HashiCorp Vault)來儲存 API 金鑰。驗證 API 金鑰和密碼保護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並進行定期輪換。
- API 註解與說明檔完整
檢查 API 文件是否完整,所有端點、請求格式、回應格式、錯誤訊息以及狀態碼是否都已經清楚地描述。
確保每一個端點的功能和使用方式都有詳細的說明,並提供實際的例子。
這可以幫助 API 使用者理解如何調用和處理 API,減少未來的維護成本。
- API 錯誤訊息格式
確保錯誤訊息的格式一致並且對開發者友好。例如,錯誤訊息應該包含:
• 錯誤碼:用來標識錯誤的唯一編號。
• 錯誤描述:簡潔明瞭的錯誤描述,幫助開發者理解問題。
• 建議解決方法:如「請檢查輸入的參數是否正確」等提示。
• 錯誤範例:如果有可能,提供錯誤的範例。
這樣可以讓開發者更容易排查錯誤,並且提高 API 的易用性。
- API 授權與權限控制
確保只有授權的用戶可以訪問 API,並且設置適當的權限。
如果 API 需要身份驗證,檢查 API 是否正確配置了 OAuth2、API 金鑰或其他身份驗證機制。
確保用戶的權限限制符合業務需求,例如只允許某些用戶訪問敏感資料。
- 版本控制和升級管理
確保 API 的版本控制清晰,並標記了所有端點的版本,這樣使用者在升級時能夠避免不兼容的變更。
在 API 文件中清楚列出版本更新的內容,並明確指出何時停止對舊版本的支持。
三、測試計劃與上線檢查
- 測試案例回顧
檢查所有測試案例是否已經涵蓋到邊界情況、錯誤情況、異常情況及成功案例。
回顧並執行 API 測試,確保 API 在不同情境下都能正常工作。
- API 性能測試
測試 API 在高負載情況下的表現,確保它能夠處理高併發請求並保持穩定。
如果需要,進行壓力測試,查看 API 是否能夠持續運行而不崩潰。
- 監控與日誌設置
確保已經設置 API 日誌系統,並能夠追蹤請求、錯誤、性能等關鍵指標。
配置實時監控,能夠迅速發現問題並進行調整。
- 測試用戶反饋
通常會請團隊成員或早期用戶來進行最後的測試,並根據反饋進行修正。若有需要,確保他們的反饋能夠被有效回應。
四、準備發佈
- 版本號標記
確保 API 版本號已經標明,並且可以追溯,從而避免任何模糊性或混淆。
- 部署腳本和自動化
確保部署腳本已經準備好並能夠自動化整個部署過程,避免手動操作導致的錯誤。
測試部署流程,確保在新版本上線時沒有問題。
- 通知使用者與團隊
發佈前,通知相關人員,包括內部開發團隊和外部 API 使用者,讓他們準備好適應新版本的變更。
五、今日說明
本日進行了 API 發佈前的全面檢查,主要檢查項目包括金鑰安全、API 註解與錯誤訊息格式、授權與權限控制、版本控制等。
完成測試案例回顧,確保 API 能夠正確運行並應對高負載情況。
上線準備工作包括部署腳本、通知使用者、以及測試用戶反饋,確保最終發佈無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