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到 AI Pulse 系列,我們在這裡分享 AI Bot 與 AI Agent 生態系的最新觀察。
本篇主題鎖定 OpenAI:
我們將拆解 OpenAI 在 Akamai 網路上產生的龐大流量,以及它如何遠遠超越其他 AI 平台。
OpenAI 遙遙領先所有 AI 平台
在整個 AI Pulse 系列中,我們反覆觀察到:
今日的 AI Bot 流量有很大一部分來自 OpenAI。
目前有四家廠商就佔了超過 90% 的 AI Bot 請求,而 OpenAI 一家就佔 42.4% —— 是第二名廠商的 兩倍以上(圖 1)。

圖 1:Akamai 客戶中按 AI 平台劃分的 AI 機器人百分比
OpenAI 擁有全球最廣泛採用的 AI 生態系之一,包括訓練爬蟲、即時抓取(fetching)機制,以及搜尋型
Bot。其模型驅動數以百萬計的應用、整合與Agent,不斷抓取內容、查詢資訊並維持模型效能。
使用量愈大,自動化請求量就愈多,也讓 OpenAI 的流量快速超前所有競爭者。
更深入觀察:OpenAI 的流量不是「一個 Bot」,而是一個生態系
當我們拆開 OpenAI 的流量後,可以看到並非單一 Bot 造成大量請求,而是一組功能不同、目的各異的自動化行為,形成完整的運作系統。
目前在 Akamai 網路上最常出現的四種 OpenAI Bot 為(不含新推出的 Atlas AI Browser):
1. ChatGPT-Agent
負責 Agent 任務執行的輕量 Bot。流量小且穩定,代表自動化 Agent 工作流程仍處於早期採用階段。
2. GPTBot
OpenAI 用來收集訓練資料的核心爬蟲。流量穩定、可預測,符合其既定訓練週期。
3. ChatGPT-User
遇到需要最新資訊時,ChatGPT 或第三方整合會以此 Bot 即時抓取資料。它的成長最快,主要受 API 使用量與即時資料需求擴張所推動。
4. OAI-SearchBot
OpenAI 的搜尋型爬蟲,負責索引內容以支援搜尋式體驗,如 ChatGPT 內的檢索功能。成長趨勢與 OpenAI 更重視搜尋導向操作的方向一致。
這些 Bot 各自扮演不同角色,形成層次多元、非單一來源的流量組合(圖 2),是 OpenAI 在網路上與其他 AI 廠商最不同的特徵之一。

圖 2:OpenAI 總流量趨勢
OpenAI 的流量特徵:不像任何其他 AI 平台
當我們繼續深入研究 OpenAI 的四個機器人的流量組成時,接下來就會清楚地發現,與其他所有 AI 平台的流量相比,OpenAI 的流量特徵是多麼不尋常。
OpenAI的業務範圍不僅限於訓練、使用者驅動的資料取得和搜尋爬取;它在所有這三個類別中都擁有大量的流量,從而形成了其他供應商都無法比擬的多層次模式(圖3)。

圖 3:OpenAI、Anthropic 和 Perplexity 的 AI 機器人類型流量趨勢
其他平台=專精型(specialist)
例如:
Anthropic:流量幾乎全由 ClaudeBot(訓練爬蟲)所構成
Perplexity:幾乎完全是搜尋爬蟲 PerplexityBot(偶爾在索引更新時激增)
OpenAI=通才型(generalist)
OpenAI 同時在:
訓練資料收集
即時用戶查詢抓取
搜尋索引
三個領域都產生大量流量,因此呈現分層堆疊的混合模式。
這代表 OpenAI 正同時支援多種 AI 行為:
🔹 以「抓取」方式回應使用者最新查詢
🔹 以「爬蟲」方式建立搜尋索引
🔹 以「收集」方式蒐集模型訓練資料
這種多元度讓 OpenAI 的流量規模比所有競爭者都更大、更持久。
OpenAI Bot 的緩解(mitigation)情況
在客戶端的管理模式中,最明顯的現象是:
**Fetchers(如 ChatGPT-User)被緩解的頻率遠高於訓練爬蟲與搜尋爬蟲。**雖然GPTBot(訓練;圖4)與 OAI-SearchBot(搜尋;圖5)也會被阻擋或降速,但比例遠不及ChatGPT-User(圖6)。
這很好理解:
ChatGPT-User 產生的是高頻、與真實用戶查詢直接相關的請求,常會接觸敏感API、庫存資料、價格或內容端點,因此客戶更容易採取行為干預。

圖 4:GPTBot 客戶緩解措施趨勢

圖 5:OAI-SearchBot 客戶緩解措施趨勢(依行動劃分)

圖 6:ChatGPT 使用者客戶緩解措施趨勢
客戶如何回應 ChatGPT-User 的增加?
ChatGPT-User 的緩解措施呈現全面上升(圖 7),包括:

圖 7:按緩解措施劃分的 ChatGPT 使用者緩解趨勢
Tarpit(延遲式困陷):穩定上升
Serve Slow(降速):最近明顯增長
Delay(延後):8 月增加
Deny / Block(拒絕):10 月快速飆升,反映流量暴增
趨勢很清楚:
ChatGPT-User 增加的越快,企業就越必須採取更多元的防護策略。
進階緩解:ChatGPT-User 幾乎占全部 AI Bot 的大多數
更值得注意的是:
在所有 AI Bot 的「進階緩解措施」中,如:
tarpit
serve slow
serve alternate content
challenge flows
有 近 2/3 都來自 ChatGPT-User(圖 8)。

圖 8:ChatGPT 使用者進階緩解趨勢
這證明企業正積極處理此類高頻、高意圖流量,以避免干擾與超量壓力。
結論(The so what)
OpenAI 是目前 觸及網站最多、流量最大 的 AI Bot 來源,其中 ChatGPT-User 增長最快,也最容易觸發企業的防護措施。
企業現在必須思考:
哪些 Bot 應該允許?
哪些應降速、阻擋或完全拒絕?
如何保護敏感資料?
若是內容業者,是否應與 OpenAI 談授權與使用協議?
總結一句:
OpenAI 的網路足跡大到不能忽視,企業必須要有一套面對這些 Bot 的策略。
了解更多
若要了解如何掌握和控制貴組織的 AI 機器人流量,請聯絡 Akamai專家。
原文出處: AI Pulse:OpenAI 如何成為多數玩家|阿卡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