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0

兩種SDLC方法的風險

  • 分享至 

  • xImage

請問有大大可以說明有關兩種SDLC方法的風險討論嗎?
即是1.完全預測性 2.完全適應性這兩種,可以告訴我它們的風險在那邊,然後各別舉列子給我嗎?因為我對於他們的風險度時在想不清楚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1 個回答

16
japues
iT邦高手 2 級 ‧ 2008-11-07 09:30:30
最佳解答

軟體生命週期模型
軟體開發工程師必須組合出一個包含過程、方法及工具層次的開發策略。這樣的策略經常被稱為軟體發展生命週期模型(Software Development Life Cycle Model,SDLC)。
軟體開發程序(Software Development Procedure)或稱為軟體工程規範(Software Engineering Paradigm),在IEEE/EIA 12207與J-STD-016有詳盡的說明。
軟體發展生命週期模型主要描述或定義軟體開發的步驟階段,提供開發者一個系統性的流程,以成功地開發使用者所需要的軟體。這次為大家介紹七種模型:

  1. 瀑布式
    發展階段一段一段往下推,一定要一個階段作完才能往下做,無法平行,因此要準備的文件相當多,不適於小型專案開發。

1970年美國為了國防及航太計畫所產生的模型。

安全的開發方式。

要求許多準備文件。

較易維護也易於管理。

所需開發的時間較長。

若產品需求稍做更動,會導致後面階段也要進行更改。

適合大型專案開發。

  1. 漸進式
    特點:第一階段產生的結果是第二階段的需求。
    每個階段的產出都是產品,所以每個階段產出都非常明顯,但完成的產品會一直因為上一階段的產出而有所變動。

將開發流程分為許多小型瀑布開發模式。

減少產品需求更動的影響。

開發成果較易顯現。

可在不同的建構版本(Build)中決定產品開發是否繼續。

  1. V型
    每個階段都有對等的關係,從當初的設計、開發、架構…等,都會對應到一個方法來驗證。

改良自傳統瀑布式。

對品管是最有助益的方式。

確保所開發的產品符合設計規格。

承襲傳統瀑布式缺點,需求更動即造成後續影響。

  1. 原型快速開發
    與瀑布式近似,但每個階段都有強烈的回饋(feedback),瀑布式與其不同在於它是很嚴謹的鎖住每個階段。

軟體需求上的溝通確認較容易。

較適合專業開發模式。

我要發表回答

立即登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