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公司目前正在survey ERP,
針對客供和自購的料件要分不同成本計算的解法是評估的重點
而目前最後考量的三家廠商各有各的解法如下:
解法1:分倉
同一個料號放不同的倉別
如 P倉_算成本,給自購用;C倉_不算成本,給客供用
解法2:分素質
同一個料號分不同的素質,新品、堪用品、代用品、廢品等等
不同素質就會有不同成本
解法3:分割評價
同一個料號用不同的''Valuation Type''來算成本
講的很細,還考量到Valuation Area、Valuation Class、 Valuation Category、Valuation Type、Material Type、Movement Type等(聽不太懂,感覺和第二種方法很像,但複雜很多!?)
目前是這三家廠商的解法比較符合我們的需求
請問哪種方式實務上使用起來較好? 後續在統計分析或財務角度上都不會出問題?畢竟我們的客供料共用狀況非常多,希望買了ERP後可以把這類問題妥善解決,還請版上前輩幫忙解惑 感恩!
我個人是覺得用分倉是最簡單的解法!!
而解法3應該是SAP才有的功能
它就需要的主檔資料較多,會增加複雜性
順便請教一下是那三家廠商?
成本不會消失不見,頂多就是『忽略計算』,解法一比較單純、正規,領用組合之後就可以算出用料成本,但那是總值、平均值,若要計算到每一批的成本,就得要用批號管理,才能求出每一批生產、銷貨的的成本與毛利,或是某項商品的進貨、銷貨的毛利
一般來說,解法一加上批號管控再加上特殊的報表建置就可符合一般的需求,不過,一切還是要看大大的公司的管理需求到達何種程度,現在、未來又是如何,選擇ERP本身就是一門運用的大學問及商場上的角力藝術
1+2的條件應該就可以解決問題。
kenchan0078提到:
分割評價::同一個料號用不同的''Valuation Type''來算成本
Valuation Area、
Valuation Class、
Valuation Category、
Valuation Type、
Material Type、
Movement Type
裝神弄鬼 談
物料評價 Material Valuation(洋鬼才得懂)
物料成本核算(大家都聽得懂)
評價結構(成本核算結構)
SAP 使用一個完整的評價結構,來完成對物料的評價。
它包含下列要素:
Material Type、
Movement Type、
Valuation Area 評價合併範圍(公司或廠區)
Valuation Class 評價區分(會計科目區分,能使用哪種 Class 取決於 Material Type)
Valuation Category 評價分類(內製、外購、國產、進口、全新、使用過、維修過)
Valuation Type 評價類別(內製、外購、國產、進口、全新、使用過、維修過)
指定 Category,也只能選擇已經分配給該 Category 的 Valuation Type 內選擇;
kenchan0078提到:
公司目前正在survey ERP
一般來說
ERP 最難的不是 成本結算
ERP 最難的不是 物料替代用
最難的是
貴公司的管理程序::與:: Oracle / SAP 管理程序
是否能調適一致
顧問在有限的參數設定下
只能讓你 ByPass, DeRoute 解決你的管理程序
到底 ERP 是企業級軟體
你有些行為步驟一定要能簡化
就像收銀機 的資料 自動轉拋給 SAP
別再像有一大書局 用 OracleERP 複雜劃面敲簡單的銷貨資料
很多公司在評估 ERP 跟本不懂 ERP
SAP 說 ERP 是為了監控 企業資源規劃 的執行程序 > 明細報告
SAP 說 ERP 是為了衡量 企業資源規劃 的執行結果 > 財務報告
WCC 討厭因為討厭 SAP 沒有重用他
DSC 說 ERP 是為了正確的工時與成本
WCC 聽了 DSC
WCC 就說 SAP 騙人 ERP 為了 財務報告 是騙人的
已上故事結論
其實是 DSC 講一半(作一半)
正確的工時與成本 是 正確 財務報告 的基礎
以上故事結論
這個問題應該屬於在ERP計劃階段要解決的.
如果是高價的物料, 才需要分別計價(如分倉, 分批); 又如果不是規格品, 才考慮先進先出加權平均等.
因資料不是很全, 很難建議. 如能提供更多資料, 可以聯絡 080009@gmail.com.
1.分倉:優點A.會比較容易簡單,BOM設定簡單,缺點A.成品成本會有問題,因為不管用客供料或自備料做好的成品當月入庫都會被平均(在庫存上),在銷貨毛利就會有差異,若二個成本差很大建議分料號,但BOM也要建二個
2.分素質 :不同的素質,新品、堪用品、代用品、廢品,堪用品和廢品應該比較少量吧,因大部份用新品在做或偶爾用代用品在做比較多吧
第三點我也看不懂
但你只要抓住幾個要點:
1.量的多寡和是否常態性,針對少數或少量很少發生用例外處理
2.成本差異性,會影響成品成本,差異大就需分料號,分庫別話成本都一樣,除非系統同品號庫別成本可以不一樣
3.成品材料的來源,若大都客供料,那是不是你們只賺加工費,客供料的客戶多不多,若不多就設定專用料號,或著大部份成品都會有客供料,那就設自備料專用料號
4.因你提供不完整資料,也不知你們主要是以製造(料工費全包)還是加工以主?還難給建議,而成品的BOM是一個種材料做到完,還是多個材料組成?客戶是提供全部料材還是部份材料?
請多多參考,若買到不合用又必需花大必錢去個案修改或自行修改,路程很累很累...過來人
先感謝各位熱烈回覆
誠如各位板大所說,這三家廠商分別是鼎新 聯合資訊 SAP
我們的狀況是料工費全包
基本上也是多材料的組合式bom表
常常幫客戶代購料件也會有相同的料號
解法一:分倉就一定要分料號
五個客人就要分五個不同的專用料號 再加上自己的
我們以前就是分專用料號 因此在BOM、庫存、採購上都有很多麻煩
公司這次換系統也傾向不要再走回頭路
解法三:看起來概念和執行方式都滿複雜
就目前現況使用上會有困難
解法二看起來作業觀念直覺單純
看上述各位板大的建議,似乎解法二比較適合我們使用…
鼎新 聯合資訊 SAP ??
紀錄導向型
生產導向型
企業管制型
三個來比較
不如來個 代用轉用型 系統
有自動轉代用 Engine 自動判斷
ERP設計是要看行業別跟財報需求的, 我待過 電子跟傳統製造業/餐飲業/貿易業 有上市櫃也有家族企業..., 這些行業都不是"決定"用哪套ERP 就會"感覺"很好用!
你的問題只是很小很小一部分,很簡單分析:
**生管/RD的頭頭會不會很白痴,佔很大因素.若是員工素質不彰,製造業還是用分倉比較簡明,因為....這些頭頭跟工程師大都搞不定BOM的設計. BOM表三改四改,最後連料號都想改...這是很多公司都遭遇的問題.
PS1:我猜你門應該是中小企業, ERP沒有哪種好用不好用 "ERP是個不斷修正的project"
我建議在規模不大的公司裡, 簡單不複雜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則.
PS2:待過多種行業不代表我很行,也不代表我比顧問還顧問, 我謙卑的只能說:我是擦屁股團隊,擦了N家的濫ERP, 外掛是我最喜歡的小玩具...
用過鼎新 聯合資訊 SAP.
實在不是很建議用--> 聯合資訊!
開版大所提到的問題以及所陳列的解決方法
確實是目前坊間較為主流的方案
小弟就我經驗所知來做個說明
方法一:僅用分倉+批號管理的方式,假設代購與自購不做料號區分,
利用此法庫存進出盤點都是ok的,也是一般較為直覺的解法
但此法最大致命傷如同wenchen大所說,若系統在設計時同一料號僅有單一成本時
勢必造成代購料會與自購料一併作成本加權平均計算,造成混亂
因此,到最後又不得不走回代購料與自購料分別開立料號的情況,徒增庫存,採購,研發等等困擾(諸位不妨想想,一個料號硬是分成一料多號要增加多少管理負擔??料號?BOM?代用?採購MOQ?)
方法二:看起來此系統於設計時已經設定單一料號可以擁有多種成本,看來是按"素質"來區分吧,實際上的管理方式還是如同方法一,利用分倉與批號來做管理,但由於系統本身有著一料號多成本的設計架構,因此沒有第一種解法的成本問題,也就不需要把料號硬是分成自購與代購,後面管理也單純
方法三:看來是與方法二的方向一致的思考方式,但是系統設計方式不同,判斷應是SAP 的標準解法,有著s牌一貫的博大精深,複雜以及難以理解的特質......只是小弟對該產品的了解實在不深,在此還請更高手解答,也可以讓大家開開眼界
其實問題的根源,在於成本
後面的配套都是為了配合成本.......
脫離製造業很久了,以前待過跨國鞋廠,算小廠,員工不到一萬人,總共有5-6個廠區
涉獵過鞋廠的IT人員應該都知道,料號『非常複雜』...不但每次進貨『幾乎都不同』,而且『用處不只是製造』,還有測試、客訂、損耗....
當年的解決之道是:成立開發團隊,自己寫,一年的時間大約完成八成,逐步上線測試,邊測邊改..在我離開時,還在進度上,沒有大問題。
環境:三層架構,微軟BASE,近端用戶端用Delphi寫AP直接連資料庫,這樣速度快
遠端用WEB
開發人員:10-12人
物料問題解決方法:沒有進入製程的物料,視為消耗品,這種料件,只能以『Memo』為關鍵字來查詢,代碼當然有規範+流水號
對了,物料進貨也有可能是免費的,一樣有進貨,但是成本0
提供給客戶也是一樣情況。
特別的是,成立開發團隊之前,也比較過很多,實在無法作到....只好自己寫。
重點:管理階層要授權、信任,推動大方案,非他們點頭不可
開發團隊定時回報狀況、協調處理就OK了。
謹此回憶一下,不知道你們狀況如何。
千萬別選聯x
業務承諾的到簽約完 都會不算數
導入時也是零零落落 到最後 業務無法解決的狀況一堆 乾脆不接電話 不回email
令人無言 我們剛簽約 系統都還沒正式導入 還在移轉測試 問題就一大堆
第一次看到erp公司的態度是這樣 算我們倒楣
財務報表比較複雜那是公認的,相比較那些大企業小企業的財務報表應該還簡單一些,樓主應該是新手吧,可以和樓主分享一些經驗:
新手要學習做報表的話有兩方面要注意:
一個是要學習財務相關知識
這個樓主可以買一些財會類的書籍學習一下
一個是要學習報表軟體的相關知識
建議樓主下個比較好的報表軟體,推薦樓主新手的話用finereport,操作是類excel的,比較通用,但是這款軟體做報表功能很強大,對新手來說,它有完善的培訓體系,你可以去它的帆軟論壇,裡面有全套的學習視頻,還有很多報表高手潛伏在論壇里,學習的過程中有什麼不會的可以去提問
希望樓主早點理順報表~
請問樓主,貴司目前是採用那個方案?
個人覺得最簡單的方式還是在料號編碼原則裡增加廠商代號(1碼 0~Z),只是建料號的人較累而已。
很多先進/前輩都提供了自已寶貴的意見,在下也曾遇到過評估ERP系統導入這件鳥事。
所以也提供給版大參考。
1.預估投入的經費及後續的維護成本及人力。
2.多與廠商了解系統流程及可以客制的程度(註:客愈大費用就愈多)<==強烈說明,沒有一家公司不會客製的,只是程度上的多寡及深淺。
3.如果有考慮"跨"國性的營運系統,再考慮SAP,ORACLE,TIPTOP....等跨國系統。(註:沒高速公路你買法拉利是要開在那....)。
4.所有流程討論要拉"KEY USER"進來,所謂的這些人就是懂各部門的流程而且能把意見來回去,並且做出決定怎麼做再回覆你的人。
5.跟老闆說,這些KEY USER 每個月加個薪水,一直到導入完成,有助於此專案進行(動力)。
坦白說,很多注意事項...但還是先了解自已的需求再去跟廠商聊。
最後,你問的"客供品"及廠內的"物料"是同一個東西要怎麼管理,小弟的說明如下。
客供品會盤點,你不盤客戶也會盤,所以分倉管理,而倉庫本身就可以區分成本及非成本倉。
成品唯一性(這個成品僅提供這個客戶時),就簡單了,BOM一份就可以,客供品料號區不區分就不是重點,成本的計算是放在發料單/領料單所對應的工單上,因為是放在客供倉(無成本),所以領用就沒成本。
成品會提供不同客戶時,這比較麻煩,就建議分料號去管理,這時就要用取替代料件來作業(相對複雜),生管在開立工單時就要指定好領用物料的料號。
樓主已特別聲明[客供料共用狀況非常多],所以[分倉][分料號]都一定不是好的解決方式,解決重點應該專注在三方面
1.製成品成本應分[來料加工]及[連工帶料]分開計算
2.客供料進料,耗用,存量計算
3.自購料不足,挪用客供料時,原料成本定價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