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年,AI人工智慧成為顯學,各種應用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自駕車、人臉辨識、語音辨識、DeepFake等,國內外大學也紛紛開設相關課程。
很好奇AI人工智慧是從哪一年開始大爆發,印象中,在2015年(含)以前,大數據分析是資訊領域的熱門關鍵字,新聞媒體、雜誌報導人工智慧的頻率似乎沒有大數據分析高。我認為是從2016年AlphaGo擊敗世界圍棋棋王李世乭、2017年Google發表TensorFlow 1.0後,人工智慧的應用開始大爆發,NVIDIA GPU加速晶片也功不可沒,Python的相關套件也讓人工智慧程式開發變的很親民。從2016年至今,人工智慧已經成為顯學,各種領域都想跟人工智慧沾上邊。
大家覺得人工智慧是從哪一年開始有了突破性的發展及應用?
首個顯著改善人類生活的機器學習技術——垃圾郵件過濾器。
第一個已知使用貝葉斯分類的郵件過濾是Jason Rennie的iFile,在1996年釋出
https://zh.wikipedia.org/wiki/貝葉斯垃圾郵件過濾
認真來說,真要談的廣義一點的話。
出現第一台計算機,就該算有了。
不過這算是太廣義的說法了。
我再提起我許多年前想到的AI人工學習的架構。
(這好像之前就說過了)
其實在我還是年輕小伙子時。我曾經計算了語言判斷法。
怎麼計算的。是利用了九格加金字塔模式的推算法。
可是,再當時的電腦設備,並無法實現我的理想。
(我當時還在486時代)
這些推算法,其實並不是我一個人想出來的。我那時還有參考了國外的文章研究出來的東西。
但後來評估了一下,資料容量少說得要最少10T以上的資料源。(現在因該可以降低一些)
再當時的容量還是用10mb的年代。這是一個無法達成的目的。
現今的設備,因該有機會可以達到我當初的基本理想。
只是....我懶了!
套句廣告辭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人性?一個字,懶!
當有人覺得日行百里很辛苦,就會有人去發明輪子,找人來拉,找人來拉車也很辛苦還要給工資,就會找牛找馬來拉,養牛養馬也要地方還要定期幫牠洗澡餵草料,就會發明燒煤燒水來讓轉動輪子,但還要自己開那麼遠的車也很累,就發明了飛機......以後開車出門,靠喊,掃地也用喊,聽音樂打手機,喊SIRI,想要看這附近有什麼吃的,喊,甚至以後還會出現用喊的外送App.....AI就進入你的生活之中了
多久之前開始有感的?大概是三年前,小愛同學開始被眾人皆知時,AI,開始成為顯學,而不是幻想中的產物了
會不會以後連「喊」也懶了,開始用「想」的。
有入侵性的疑慮,應該不會實現
如果有個人獨特的想子或是思想波。也是可以拿來當驗証的一種才對。
我倒不會認為不會實現。
畢竟大腦信號已經有突破性的研究了。
未來會不會出現像刀劍那樣的情節,其實也不好說啦。
但至少可以確定我有生之年是看不到的。
入侵,不只是像打針吃藥那樣才叫入侵,而是讓電腦去讀你的思想,就算是入侵,這在道德規範裡,很難實現,至於實驗,目前已有不錯的進展
這就有點哲學論了。
因為所謂的道德。是會隨著時代的不同還是有機會改變的。
就如以前未婚生子的女生,被發現就是只能去浸豬籠。
因為道德敗壞啥鬼的有的沒有的。
現在呢??如果還有這樣的道德。可能得處死很多女生了。
所以大腦的讀取,我不認為不會實現。但我承認會有其危險性。
但的確在現階段而言,還是有許多問題需要去突破。
這個不太算是AI,頂多是人機界面真正跳脫UI的世界了,在老高教的世界裡,這是第四維度才做的到的事,我們仍沒法跳出三維世界,所以這事,繼續停留在科幻小說電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