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期的確沒有那麼多IDE可用。
不多數都是記事本之類的。
我那個年代,倒也沒真的用記事本開發。還是有用了一些比較好的編輯器。但談不上IDE的功能就是。
不過早期物件導向還沒那麼流行。
且大多數都是HTML+PHP。所以用編輯器開發倒也還沒啥難。
雖然之後還有搭配了DW。這是為了處理好CSS才用的。
總之,早期用編輯器開發倒也不算什麼奇怪的事。
Notepad 算甚麼?
vi 才叫災難好嗎 Q_Q
我第一個網站就是在 1994 年用 vi 寫出來的....
我現在不只還在用記事本(notepad++)寫
網頁/PHP/ASP/JS/ASPX/C#/CSS/BAT...
也還在用VI DEBUG ERP
也有用visual studio/VCODE寫C#
也用過DW寫網頁
NetBeans/eclipse/XCODE/Android Studio/UltraEdit...
想寫啥功能的程式, 就用啥語言, 就用啥工具
它們只是工具!!!
刀是工具, 不是凶器!
刀跟劍誰強? 人最強!
IDE(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是整合開發環境, 功能比編輯器(Editor)多.
應該是最基本是使用Notepad 編輯程式碼, 而不是用Notepad 當 IDE,兩者的意義不同.
學習資訊,定義及邏輯應力求精確,切忌自行擴張或限縮.
使用IDE固然方便,但有時候反而受到影響,例如這個例子:
點我前往本站的例子
可以看到海綿寶寶使用簡單的方式來做測試是正常的.
但是發問者,使用了外掛,中文顯示出問題了.
所以應該除了享受IDE帶來方便以外,還要會基本的編輯器,搭配直譯器或編譯器來開發,
那些書本的作者,會介紹基本的編輯器. 而不是用編輯器當IDE,那當不了.
叫我用Dreamwaver我也做不出網頁,光看到原始碼那一大堆font、p..就真的很想親手廢了它
至於用notepad,edit,vi,vim,nano,code...那些都是曾經的經歷,在早期的linux發行版裡並沒那麼多可用的視覺化開發工具跟ssh/winscp可用,有的只有純文字編輯器,所以寫網頁寫PHP都會記得成雙成對的語法一定要先做,再去加入各項attribute,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