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鐵人檔案

第 12 屆 iThome 鐵人賽
回列表
AI & Data

文明的進程:人溝通、機器溝通到神溝通 系列

人類為了克服生活環境的種種複雜問題,想盡辦法連結人際網絡(群體),並發明輔助工具,與能溝通的文字和語言,藉以解套外在與內在環境的不利因素。
隨著文明不斷的累積,到了現在電腦資訊昌盛時代,人類開始會想與機器溝通,會使用程式語言或軟體做為橋樑,但滿滿的機械語言與程式碼,只能鎖定在特定族群去解讀,無法普及於大眾,就例如說人人會用電腦、平板、手機,但不一定人人都能除錯或找到系統不順的主因,抑或者數學與外文不好的人,更加難以踏入那個「機器領域」。
人類試圖去簡化與機械語言的隔閡,乃至於發展出AI人工智能,用程式架構出大腦、神經、圖像與語音辨識等網絡,以重新學習作為基準,達到最終的「神領域」。

鐵人鍊成 | 共 30 篇文章 | 5 人訂閱 訂閱系列文 RSS系列文
DAY 11

傳統漢文鑄字與AI技術的連結

華人世界的字,是經歷千年的淬鍊和演進而成,從結繩、甲骨文、金文為基礎,再透過《六書》中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的造字分類法,逐漸演化成大篆、小篆、隸書...

2020-09-19 ‧ 由 竹風之翼 分享
DAY 12

AI大數據資料庫與醫療毒蛇血清的關聯

篇有提到鉛字可以用AI技術來保存,它是圖像辨識的延伸,也是大數據資料庫的一種,藉以在辨識所需物件,就能快速從資料庫挑出相對應的資料,來解決眼前的問題,筆者曾在第...

2020-09-20 ‧ 由 竹風之翼 分享
DAY 13

色彩學的密碼與未來AI的基礎

人類對顏色的視覺辨別,與電腦對顏色的辨認,是完全截然不同,尤其在印刷或電腦列印時,我們常會遇到一種狀況,就是照片輸出後的顏色,與拍照時的影像檔顏色有差異,但其實...

2020-09-21 ‧ 由 竹風之翼 分享
DAY 14

聲音的應用領域與AI連結

現在的AI科技產品,在「聽聲辨曲」這方面算是精準度很高,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用手機語音助理辨認,當我聽到廣播正在播放歌曲,並不知道這是哪位歌手,只要透過語音助理聽個...

2020-09-22 ‧ 由 竹風之翼 分享
DAY 15

AI電子助聽器與醫學的應用

上篇講到「聲」,此篇就來陳述「聽」,聽的感官離大腦最近,因此任何的聲音都要交給大腦來主導,昆蟲蚊子、蟬的聲音,動物貓狗的聲音,自然界的雷鳴,乃至於音樂或救護車的...

2020-09-23 ‧ 由 竹風之翼 分享
DAY 16

氣味大挑戰與AI好鼻師的領域應用

掌管嗅覺跟呼吸的鼻子,還兼有過濾髒空氣灰塵的功能,就以嗅覺基本功能而言,可分為兩個基本,其一,可以在飲食之前,判定食物的氣味是否符合胃口;其二,可以判定空氣中的...

2020-09-24 ‧ 由 竹風之翼 分享
DAY 17

嚐盡百味的電子舌與AI的應用

上篇提到有電子鼻的出現,那有沒有電子舌的出現,答案是有的,去年在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發出來,據說電子舌成果還頗令人驚艷,尤其在麻辣等級的食材,能取代廚師或者試吃員,...

2020-09-25 ‧ 由 竹風之翼 分享
DAY 18

人定勝天?還是AI勝天?

天然災害難以預測,就算有相關儀器,也無法應付突如其來的變異,臺灣在1999年9月21日的大地震,幾乎癱瘓整個臺灣社會的日常,也造成不少的房子倒塌,尤其舊時臺中縣...

2020-09-26 ‧ 由 竹風之翼 分享
DAY 19

氣候直覺與AI借東風

不管對自然災害預測是否準確,每記錄下來災前和災後的數據,都是極具參考的重要資訊,當然這些數據有些是很規律的,有些卻是不規律的,例如颱風生成是很規律的,海溫高、濕...

2020-09-27 ‧ 由 竹風之翼 分享
DAY 20

魔球大數據與AI感測訓練機

隨著棒球職業化的影響,分工會越來越精細,光訓練群組就有總教練、首席教練、打擊教練、守備教練、投捕教練、投手教練等分類,再加上運動傷害防護員、球探、翻譯、工作職員...

2020-09-28 ‧ 由 竹風之翼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