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不談溝通,來聊下關於職涯的部分,
工作一段時間,不少菜鳥工程師會和我聊關於工作與人生價值觀。
現在我都會拿這張經理人所翻譯的這張圖來分享,只要你現在所做的事情有高度重疊,那麼你人生會快樂許多。
我們可以用四個要點來歸類這張圖,你覺得自己工作上滿足哪些條件呢?
1.別人會付錢請你做的事。
2.你享受做的事?
3.你擅長的事?
4.世界需要你幫忙的事?
一開始大家可以先自行歸類這四種面向,每個面向會有多個項目是很合理的。
以我自己當例子,相信大家都會認為,我擅長的事其實是寫程式,但其實並不是,
有看過我前端工程師養成手冊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我以前是如何磕磕碰碰才到現在的狀態,
但是也因為培養成一個專業技能,所以「寫程式」在我開始就業後三四年,它就有符合就變成第一點,也就是別人會付錢請我做的事。
到後來就開始覺得寫程式真的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尤其是寫出自己都讚嘆不已的程式時,內心都會呼喊「我真他媽是個天才!!」。所以寫程式就開始變成是「第二點,我享受做的事」
因為有開發經驗後,有機會教別人寫程式,才探索到「教育」是我擅長的事情,要說有多擅長呢?我曾經教過一班平均年齡層超過 55 歲以上的阿公阿罵,在一天內教會他們用 codepen 寫網頁設計。課後結束後,他們還紛紛將版型連結傳送他們的家庭 Line 群組炫耀成果。
但在那時候,我還沒打算創立教育單位,原因是 1、2、3 我都滿足,但我個人會希望,假使要走教育,自然要滿足第四點,也就是它有滿足目前世界或台灣需要的缺口,不然我在那時覺得已經有許多實體課程,沒有必要開重複性質高的程式課程。
一直到我 2014~2016 在高雄舉辦前端活動時,許多人問我說是否有適合的前端學習資源,我才思索到線上教育能滿足台灣各地的教育需求,也才會有六角學院誕生。所以我也才終於找到第四點需求,世界需要我幫忙的事。
因此找到了我的人生意義,「透過程式開發教育,除了提升自己外,也協助各地的學生有更好的職涯發展機會」。
所以我才能再累也樂此不疲,同學們也可以思考歸納自己手邊的資源,當遇到舒適圈外的事情試著嘗試學習,說不定你也能探索到自己擅長的事情或是發展成興趣。
絕大部分的人一開始都是為了第一點:「別人會付錢請你做的事」來努力,這是很合理的,因為就連我也是,畢竟要養活自己才有辦法到下一步。而接下來達成後,你可以再思考如何讓自己滿足其他項目,讓自己在工作的時候,會更加快樂順遂。
最後我也分享一些我輔導工程師的案例,提供給大家發想,也期盼各位能找到自己的 Ikigai (自己的人生意義)。
a. 熱愛跑步的軟體工程師
本身原本是寫 C、C++ 的工程師,且也擅長寫程式,非常熱愛健身,甚至會寫健身文章來分享。最後他加入一間專門做運動錶的外商公司,因為他也希望自己做和健身有關係的產品,而公司也認為他項目都超符合需求,最後也錄取他。這個案例,他就有滿足前三點需求,但第四點「世界需要的事」就尚在醞釀的階段。
b.導遊轉職前端工程師
他很熱愛與人聊天,且天生觀察入微,容易從他人的小細節知道對方在想什麼,但想要讓自己有更多發展機會,所以想將程式納入為自己「別人會付錢請你做的事」的領域,最後剛好有大型旅遊社想要做網站改版,而剛好對方有導遊經驗,也因此獲得錄取機會。這個案例,也跟前者一樣,前三點有滿足,但第四點尚在挖掘。
c.金融業轉前端工程師
因為工作關係,所以對金融業務相當了解,但做了兩三年,覺得還是以前大學專題寫程式時最好玩,於是改練寫程式,最後有金融業者要開發線上金融產品,由於她有相關經驗,所以很輕鬆地就錄取了。這種就是原本有第一點「別人會付錢請你做的事」,而結合了自己第二點「你喜歡、享受做的事」。
--
Ikigai 出處: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F013992825
圖源: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books/view/56351?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