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感謝各位讀者們的支持和回饋。
本 30 天系列文目前已經將篇幅重新整理、編纂成冊。
《JavaScript 概念三明治》在天瓏書局上架囉!
喜歡這個系列,想閱讀更詳細原理說明的讀者可以參考:
https://www.tenlong.com.tw/products/9789864347575
上一章節的強制轉型,在布林值轉換的部分有提到 Truthy 與 Falsy ,這個特性我們應該常常碰到,至於背後的運作邏輯如何,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吧:
再有多重條件的情況下,那我們寫程式的時候常常用到這樣子的寫法:
if(isTrue) {
// if isTrue is equal to true
} else {
isTrue) {
// if isTrue is equal to false
}
while(isTrue){
// if isTrue is equal to true
}
isTrue ? true : false
邏輯判斷是大概是 JS 裡面最常用到的語法了,而因為 JS 是這個寬鬆靈活的語言,甚至我們寫在判斷式括號內的數值都不一定要是布林值,也可以是物件或字串。因為裡面的值會被 JS 自動轉型,這有點像是用兩個等號來做的寬鬆比較:
if(isTrue)
//is like
isTrue == true
至於邏輯區塊裡面的數值是依照怎麼樣的規則被轉型成為布林值,那就是我們需要探討的部分。
在 JavaScript 裡面,每個數值都有其對應的布林值,也因而形成了接下來要提到的轉型邏輯,其在轉型的情況下,ㄧ定會被判斷為 false
,也就是說,與 false
等價,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
0
NaN
''
(空字串)false
null
undefined
至於 truthy ,情況就比較多了,到底有多多呢?可以用一句話來解釋:「 除了 falsy 以外的值都是 truthy 」,也就是說只要知道上面 falsy 的值有哪些,就可以知道 truthy 的值有哪些囉! 下面都是 truthy 的狀況:
'0'
( 一個內容為 0 的字串 )'false'
( 一個內容為 false 的字串 )[]
( 空陣列 ){}
(空物件)function(){}
(空函式)上一章節為什麼說要盡量使用全等於,這邊說明一下,因為使用兩個等號 ==
來比較的時候會觸發自動轉型,而其中就會有比較複雜的轉型邏輯,所以你會比較難以判斷比較的結果。我的建議是,盡量在你需要比較某數值的時候使用全等於(===
),也就是嚴格比較,而只在需要判斷某物件是否存在時,才依賴自動轉型。 附上使用兩種判斷方式,分別會產生的結果值,你就會知道為什麼 (圖片來自這個 Repo):
===
可以看出如果使用全等於,除非等號兩邊的數值完全相同,不然不可能得到 true